[实用新型]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906.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宋良煜;罗育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薄壁 零件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数控立铣刀。
背景技术
薄壁零件如筋、缘条等在铣削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立铣刀包括切削刃部,所述的切削部是柱体,切削部的长度等于刃长;筋、缘条在铣削过程中受切削力的影响较大,加工中随着余料的去除,零件震颤幅度增大,当震颤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零件已加工区域将会与切削刃部产生二次切削,导致弹刀而切伤零件;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分层留余量来避免弹刀,即将加工部位分为上、下部加工,先加工上部到最终尺寸,然后再加工下部,加工下部时侧面留0.02~0.03mm的余量,这样立铣刀切削刃部在继续加工下部时因与上部保持了0.02~0.03mm的间隙,达到了避免弹刀的目的;但这样加工后零件上下部的分界处会形成台阶,导致后续钳工打磨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消除弹刀危害又不需增加后续钳工打磨工序的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包括切削刃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切削刃部包括制出刃口的柱体,以及以柱体直径为大端的向柄部方向延伸的制出刃口的圆锥体,所述的柱体加圆锥体的长度等于刃长,所述的圆锥体小端通过一段空刀段与柄部连为一体。
所述的圆锥体的锥度a制成1°。
所述的柱体长度等于端面圆角R值加上2毫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主要靠等直径的刃长区域进行切削,即切削深度小于等于2mm,因此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另外随着加工部位的向下延伸,已切削部位与切削刃部的间隙越大,从而在不把加工部位分为上下部加工的情况下避免了与立铣刀产生二次切削,加工面也不会产生分界台阶,无需后续钳工的打磨;并且,由于刀具在锥体部位也保留了刃口,因此该刀具也适合粗加工、半精加工等切削深度较大的切削工况。此种刀具的结构设计简单,且具有通用性,也可在废旧数控立铣刀的切削刃部通过刃磨的方式来改制,使部分废旧刀具得到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立铣刀通过分配加工余量来避免弹刀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包括切削刃部1,其特征是,所述的切削刃部1包括制出刃口的柱体2,以及以柱体2直径为大端的向柄部方向延伸的圆锥体3,所述的柱体2加圆锥体3的长度等于刃长,所述的圆锥体3小端通过一段空刀段与柄部连为一体。
所述的圆锥体3的锥度a制成1°时,既可以有效避免立铣刀与零件产生二次切削,又可以保持立铣刀的强度。
当所述的柱体2长度等于端面圆角值R加上2毫米时,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避免立铣刀与零件产生二次切削。
所述的柄部采用直柄、螺纹柄或莫式锥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立铣刀,主要靠等直径的刃长区域进行切削,即切削深度小于等于2mm,因此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另外随着加工部位的向下延伸,已切削部位与切削刃部的间隙越大,从而在不把加工部位分为上下部加工的情况下避免了与立铣刀产生二次切削,加工面也不会产生分界台阶,无需后续钳工的打磨;并且,由于刀具在锥体部位也保留了刃口,因此该刀具也适合粗加工、半精加工等切削深度较大的切削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密封球轴承
- 下一篇:电动伸缩门机头双轨防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