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力补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2349.0 | 申请日: | 201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M1/26 | 分类号: | B60M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自动地调整为规定的张力的张力补偿器,尤其涉及两层及三层式张力补偿器。
背景技术
铁道用的架空线、特别是电车线(架线、辅助架线等),会因气温、风、雪等气象的变化而伸缩、徐变,从而导致架线的张力发生变化,当架线的张力变化大时,会对集电造成恶劣影响,并且在电车高速行驶时,导电弓剧烈摇动,因而存在导电弓与拉紧夹碰撞,或导电弓脱线而难以保持安全行驶的危险。
为了防止发生上述问题,需要使用张力补偿器对架线的张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动地调整,以使架线张力保持大致恒定。以往提出有各种张力补偿器,如图1所示,通常,张力补偿器具有:杆、内筒以及外壳,它们同轴设置,并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使杆、内筒分别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容纳于外壳;多个弹性部件,它们同轴地夹装在外壳与内筒以及内筒与杆的内外周面之间,对内筒以及杆向使它们缩入外壳的方向施力,各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内向凸缘部和外向凸缘部卡止;该张力补偿器还具有端板以及线连结部。
然而,由于上述以往的张力补偿器是单纯地将各筒状部件与螺旋弹簧组合的结构,在螺旋弹簧伸缩时两个螺旋端产生相对的周向位移,因而会在最外侧的筒体和最内侧的筒体之间产生扭转(如图1、3、图4(a)、(b)所示),并且由于架线是绞线,会持续存在向一个方向转动的趋势,当张力补偿器的内筒部随着架线的转动而转动时,则使刻度板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刻度板的识别性。另外,若内筒随着架线的转动而转动,在严重的情况下会破坏绞线的构造而引起断线等危险。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张力补偿器中,为了将端板与外壳相对固定,通常使用多根螺栓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在外壳的缩回方向侧沿周向隔开相等间隔设置有六个孔,在利用端板封闭外壳的缩回方向侧之后,在这六个孔中分别插入螺栓并一一拧紧,由此来防止端板从外壳脱落。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张力补偿器中,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六根螺栓一一拧紧,因此张力补偿器的安装耗费时间。并且,各螺栓以单侧支承的方式固定于外壳,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张力补偿器承受变化的力、振动等会导致螺栓松弛,存在螺栓落下的危险性。进而,由于仅在端板的径向外侧对端板施力,端板在径向外侧承受较大的力因而易发生变形,当端板的变形过大时,端板有可能从外壳脱出,从而造成张力补偿器从支柱脱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温、风、雪、结冰等气象变化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能够快速安装、且安全性高的两层及三层式张力补偿器,通过设置线连结部侧止转单元,从而将架空线连结部件相对于筒状部件止转,另外通过设置插通于内筒的止转单元,从而防止内筒随着架线的转动而转动,因此能够防止架空线连结部件因架空线侧的扭转或外力而转动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内筒部转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张力补偿器,具有:筒状部件、弹性部件、线连结部以及端板,该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是n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n+1个筒状部件和n个弹性部件,其中,n为2或3,上述筒状部件以不同的半径同轴嵌套地设置,并且能够分别沿轴线方向的伸出方向和缩回方向相对移动,上述弹性部件同轴地夹装在径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上述筒状部件之间,对上述筒状部件向上述缩回方向施力,上述线连结部设置在上述筒状部件的一方侧,是用于连接架线的具有两个平行对置的平面的U字形的部件,上述端板设置在上述筒状部件的另一方侧的端部,用于对上述筒状部件的另一方侧 的端部进行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线连结部侧止转单元,该线连结部侧止转单元设置在上述线连结部与最内侧的筒状部件的一方侧的端部之间,用于防止上述线连结部相对于上述最内侧的筒状部件的相对转动,上述线连结部侧止转单元包括:第一部件,其与上述筒状部件同轴地设置有截面为非圆形的贯通孔;第二部件,其设置有与上述贯通孔的形状一致的非圆形的截面部,且该非圆形的截面部与上述贯通孔嵌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端板侧止转单元,该端板侧止转单元与上述筒状部件同轴设置且固定于上述端板,用于防止上述最内侧的筒状部件的转动,上述端板侧止转单元是具有非圆形的截面的棒状部件,经由设置在上述最内侧的筒状部件的另一方侧的端面中央且形状与非圆形的截面一致的引导孔,而插通到上述最内侧的筒状部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气囊靠垫汽车坐垫
 - 下一篇:气动行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