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302.4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志红;张志存;赵承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平板 自动 清洗 电极 油烟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厨房低空排放油烟的净化治理;用于宾馆、饭馆、酒家、餐厅以及学校、机关、工厂等场所;食品油炸、烹任加工行业;油溅热处理车间、油雾润滑车间、工件焊接车间以及烯油锅炉排放等工业场合。油烟净化器安装使用之后要定期进行清洗,只有定期清洗的油烟净化器才能保证机器本身的净化效率,否则会大大降低了油烟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油烟净化器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自动清洗,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能实现自动清洗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其包括内箱体、外壳和电控装置;所述内箱体两端开口并位于外壳内,外壳与内箱体两开口端相应的两端也设置对应开口,外壳上的两开口端分别对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内箱体中设有与内箱体两开口端方向垂直的相互平行的若干电场单元,每个电场单元包括与内箱体两开口端方向垂直且平行内箱体侧壁的正电极板和安装在内箱体顶部并伸入内箱体内与正电极板平行的负极;其还包括位于外壳顶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和位于外壳底部的漏斗集水槽,漏斗集水槽与内箱体及外壳连通,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电场单元和自动清洗装置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供水管和喷头,每个喷头对应一个电场单元,喷头的进水端与供水管相通,出水端伸入到内箱体内部。
为了达到最优的清洗效果,优选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喷头为360°旋转喷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斗集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有水管。
为了将清洗油烟净化器之后的水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对清洗油烟净化器之后的水进行处理之后再排放,优选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还包括了一水箱,水箱与出水管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清洗功能,延长了油烟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其包括内箱体1、外壳2和电控装置(图未示);所述内箱体两端开口并位于外壳2内,外壳2与内箱体1两开口端相应的两端也设置对应开口,外壳2上的两开口端分别对应进风口10和出风口6;所述内箱体1中设有与内箱体1两开口端方向垂直的相互平行的若干电场单元,每个电场单元包括与内箱体1两开口端方向垂直且平行内箱体1侧壁的正电极板7和安装在内箱体1顶部并伸入内箱体内1与正电极板7平行的负极5;其还包括位于外壳2顶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和位于外壳2底部的漏斗集水槽8,漏斗集水槽8与内箱体1及外壳2连通,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电场单元和自动清洗装置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供水管3和喷头4,每个喷头4对应一个电场单元,喷头4的进水端与供水管3相通,出水端伸入到内箱体内部。
为了达到最优的清洗效果,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喷头4为360°旋转喷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斗集水槽8底部设有出水口9,出水口连接有水管。
为了将清洗油烟净化器之后的水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对清洗油烟净化器之后的水进行处理之后再排放,优选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底平板式自动清洗电极油烟净化器还包括了一水箱(图未示),水箱与出水管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