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物质低温灭菌用微波谐振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2210.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曾葆青;张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2 | 分类号: | A61L2/12;H01P7/06;A23L3/01;A23L2/4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物质 低温 灭菌 微波 谐振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微波灭菌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对液态物质进行低温灭菌的微波同轴谐振腔。
背景技术
在工业特别是饮食行业,需要对大量的含菌液体物质和饮料等进行灭菌处理;医药行业中的部分水剂、针剂等也需进行灭菌处理,甚至是低温灭菌处理。目前对液态物质进行灭菌处理大多采用高温或高温高压灭菌,巴氏灭菌及紫外线灭菌;其中:传统的高温或高温高压灭菌虽然具有可靠性高、加热方式多样化、适用范围广等级特点,但却存在能耗高、费时,对液体和饮料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和风味具破坏作用等缺陷;而巴氏灭菌虽然具有灭菌温度较低,但所需时间也较长,因不同液态物质对灭菌温度不尽相同、因而对温度的控制要求也高;此外,由于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耐热能力,故一般经巴氏灭菌后的液态物质仍保留了小部分有益或无害、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而经巴氏菌后其保质期亦较短(如经巴氏灭菌后的牛奶在4°C左右的温度下只能保存3-10天),而且巴氏灭菌的温度一般在60°C以上、时间在30分钟左右;因此该方法仍存在能耗较高、费时、保质期较短等缺陷;而紫外线对液体物质的穿透能力弱、因而用于液态物质灭菌时的效果亦差。
微波灭菌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微波灭菌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的灭菌方法相比,微波灭菌具有:穿透能力强、能源利用率高、加热和灭菌速度快、整个灭菌过程无机械损伤,对物体的物理性能亦不会造成破坏,经微波灭菌处理后的液态物质保质期长等特点;但目前在国内外基本上仍采用家用微波炉或者是箱式微波炉(灶)对液态物质、固态物体(如公用毛巾、浴巾等)进行大功率、高温加热灭菌,因而仍存在能耗高,对液态物质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和风味的破坏作用大等缺陷。发明人在《同轴结构微波灭菌装置电磁特性模拟》(见《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36卷第2期,P232-234)一文中公开了一种与室内通风系统(或空调)配套用的可对空气进行快速灭菌的微波同轴谐振腔,该微波灭菌装置(谐振腔)的内导体采用顶部为圆锥体的实心金属柱、而壳体两侧柱面采用网状结构,以方便空气穿过谐振腔体的内腔、实现灭菌的目的。该微波灭菌装置虽然可对空气进行灭菌处理;但其结构及灭菌处理方式均不能用于对液态物质的灭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研究设计一种液态物质低温灭菌用微波谐振腔,以达到简化结构、减小其系统体积,控制方便,腔体内场强较强的区域集中度高,实现在较小功率下达到灭菌用电场强度、实现低温灭菌,降低能耗等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2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置式玻璃幕墙用的立柱挂接装置
- 下一篇:小型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