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格腰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870.2 | 申请日: | 201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市领锐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长塘第一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网格腰托支架。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920158307.9、名称为:一种具有挂钩的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悬挂装置,它包括由带有涂塑层的两根涂塑钢丝组成装置外框,所述涂塑钢丝之间设置塑料管,若干横向钢丝按照一定间距缠绕设置在涂塑钢丝上,横向钢丝穿过塑料管;所述横向钢丝于涂塑钢丝缠绕处形成钢丝打结段,所述涂塑钢丝之间的横向钢丝设置成钢丝波浪段,所述横向钢丝的横向延伸处外端折成挂钩。
该专利文献中的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由于涂塑钢丝之间设置塑料管、横向钢丝穿过塑料管,因此涂塑钢丝之间中部位置的支撑强度不够,该文献中一方面要使用数量较多的横向钢丝,另一方面仍然难以保证支撑强度。
该文献中的所述横向钢丝于涂塑钢丝缠绕处形成钢丝打结段,由于是钢丝连接作业,所以需要使用单独的打结设备来完成钢丝打结段的操作,而且,由于横向钢丝的数量较多,同时,横向钢丝相对于左、右两条涂塑钢丝均需要打结,故该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的加工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座椅靠背悬挂装置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座椅靠背悬挂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格腰托支架,该网格腰托支架解决了现有的座椅靠背悬挂装置所存在的:支撑强度不够、生产过程繁琐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网格腰托支架,包括由纵向钢丝、横向钢丝构成的框体,相向的纵向钢丝、相向的横向钢丝之间通过塑料连接板连接固定,横向钢丝两端具有挂钩,横向钢丝位于纵向钢丝外侧的部分卷绕有螺旋弹簧。
所述塑料连接板呈“井”字形,上下两端连接相向的横向钢丝,左右两端连接相向的纵向钢丝。
所述纵向钢丝、横向钢丝的交叉部通过塑料连接座连接固定,塑料连接座与纵向钢丝、横向钢丝一体注塑固定成型。
所述塑料连接板连接纵向钢丝的部分具有波浪加强部,使塑料连接板受力后拉伸而不易发生变形,同时也可以起到保证纵向钢丝不易变形的效果。
所述塑料连接板的交叉位置处具有凸出部,该凸出部可以起到加强中部支撑的作用。
所述纵向钢丝的外侧端具有弯折部,长时间使用后,纵向钢丝也不会从塑料连接座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塑料连接板连接固纵向钢丝、 横向钢丝,增加了受力部位的受力面积,强化了整体的支撑作用,减少了钢材有限资源的利用,并使整体结构简洁,塑料连接板连接结构也简化了生产流程,可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该螺旋弹簧可使本实用新型横向钢丝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及附图标记:
图1中:
纵向钢丝10, 横向钢丝11,
塑料连接板12, 塑料连接座13,
挂钩14, 弯折部15,
螺旋弹簧16, 波浪加强部17,
凸出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网格腰托支架,包括由纵向钢丝10、横向钢丝11构成的框体,相向的纵向钢丝10、相向的横向钢丝11之间通过塑料连接板12连接固定,横向钢丝11两端具有挂钩14,横向钢丝11位于纵向钢丝10外侧的部分卷绕有螺旋弹簧16;通过该螺旋弹簧16可起到缓解受力的作用,可使本实用新型横向钢丝11不易变形;塑料连接板12呈扁平的板状,具有一定的宽度,相比纵向钢丝10、横向钢丝11具有更大的受力面积,承受力更大,可以增加整体 的支撑力,同时,该塑料连接板12与纵向钢丝10、横向钢丝11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固定的加工作业方式,生产过程大大简化,生产效率得以提升;而且,如图中所示,由于采用了塑料连接板12,横向钢丝11的使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对钢材的需求。
进一步的,为了加工方便,如图中所示,所述塑料连接板12呈“井”字形,其上下两端连接相向的横向钢丝11,左右两端连接相向的纵向钢丝10,该塑料连接板12连接相向的纵向钢丝10、相向的横向钢丝11而形成稳固的框体,通过“井”字形塑料连接板12的中间部位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市领锐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市领锐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洗车机
- 下一篇:一种隧道内限位导向坠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