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641.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烽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46501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部 侧面 支撑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头枕,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越来越现代化,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汽车的舒适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汽车座椅是车身内部重要装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垫、靠背和调节机构等组成。座垫和靠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调节机构可使座位前后或上下移动以及调节座垫和靠背的倾斜角度。某些座椅还有弹性悬架和减振器,可对其弹性悬架加以调节以便在驾驶员们不同的体重作用下仍能保证座垫离地板的高度适当。在某些货车驾驶室和客车车厢中还设置适应夜间长途行车需要的卧铺。
传统的乘用车座椅头枕均只提供一个方向的支撑,即乘客的正体位坐姿头部后仰方向的支撑,而没有对头部的左右两侧提供有效的支撑。众所周知,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线,会带来车身轴线左右方向的侧向加速度,导致车内乘客的头部随着汽车的变线而左右摇摆,这样给车内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甚至会使车内乘客撞伤自己;另外,在汽车平稳行驶过程中,车内乘客若想休息,在休息睡着时由于无意识,头部会偏移向一侧,时间一长会使乘客脖颈不舒服。由于传统的乘用车座椅头枕没有对头部左右两侧的支撑,使得乘客在后排乘坐,尤其是睡觉休息时头部两侧没有可倚靠的支撑,在以上两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乘客的脖颈扭伤。因此,研发一种对乘客提供头部左右两侧支撑的头枕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客坐在汽车座椅上头部不能做到左右两侧支撑而乘坐不舒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其包括与汽车座椅头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两个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部固定相连,并且所述连接部和支撑部形成一容纳乘客头部的凹腔,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内填充有海绵。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套袋,套袋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汽车座椅头部伸入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套袋的开口处设有一圈松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粘贴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汽车座椅头部固定的绑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具有左右支撑,起到保护乘客头部的作用,提高乘坐舒适性;另外,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为乘客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头部侧面支撑汽车头枕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撑部
2 支撑部
3 连接部
31 开口
32 松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头部侧面支撑的汽车头枕,其包括与汽车座椅头部固定的连接部3,以及两个支撑部1、2,连接部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1、2固定相连,并且连接部和支撑部形成一容纳乘客头部的凹腔,支撑部1、2具有弹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头枕具有左右两侧的支撑部,将其与汽车座椅头部固定,车内乘客的头部置于连接部和支撑部的凹腔内,防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头部左右摇晃,而损伤乘客的脖颈,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为提高支撑部的弹性保护乘客头部,上述支撑部内填充有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烽,未经张学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肟草酮和双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 下一篇:四轮电动车底盘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