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元酸胺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9649.3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凡强;刘文凤;周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B4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73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酸 胺化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二元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二元酸胺化釜。
背景技术
胺化是放热反应,合成胺化在常压液相低温进行,需要冷却,高温胺化时为了补偿热损失,需要加热或将反应物预热。氨水是应用最广的胺化剂,优点是操作方便、普遍适用,在高温时,对被胺化物有一定溶解度。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氨水胺化,采用氨水胺化时,为了避免生成仲胺、叔胺以及水解生成羟基化合物等副反应,氨水一般要过量许多倍,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低温常压胺化,采用低温常压胺化时,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现有技术的高温胺化釜结构复杂,操作维修不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元酸胺化釜,其具体方案为:所述的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壳体、电热管、液氨进口、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液氨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元酸胺化釜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进料口,2.壳体,3.电热管,4.液氨进口,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1、壳体2、电热管3、液氨进口4、出料口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3,壳体2的上端设置进料口1,壳体2的下端设置出料口5,出料口5的一侧设置液氨进口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元酸胺化釜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9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发生器的色谱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自行式大坡度混凝土浇注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