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犊牛饲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9008.8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关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金森 |
主分类号: | A01K9/00 | 分类号: | A01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26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犊牛 饲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养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给犊牛饲喂全乳和代乳粉的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奶牛的存栏量已达120万头,占全球的8%左右,牛奶的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三位。然而平均单产仅4.6吨,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乳制品。犊牛是牧场的后备力量,是牧场的新鲜血液,是牛群的基础,是牧场的生力军,也决定着奶牛场未来的利润潜力。要改变我国奶业当前的状况,就要从犊牛开始。
在奶牛生产中,犊牛既是资产也是开支,犊牛不能马上带来收益,而是与其他牛群争夺设施、劳动力、资金和饲料;因此,很多农户和牧场在犊牛饲养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采用人工饲喂,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但不能掌握好每只犊牛的饲喂量,在气温低下的环境中也不能掌握好奶温,造成犊牛发病率高,成活率低,膘情不理想的状况有的甚至造成犊牛生长发育迟缓,引起僵牛,等到适配期引起受孕困难,甚至不孕,导致死亡、淘汰率比例升高。给牧场的经济、牛群的增值包括后续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多种努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159376.1公开了一项名称为动物饲养器的技术介绍了一种饲养动物、尤其是饲养小动物的装置。这种动物饲养器,在饲养液漏斗下接设漏颈,漏颈上设开关,漏颈下接设锥形液槽,锥形液槽由内锥体和外锥体相夹构成,在外锥体的底部设数个带有丝口的管口,其上套设吸嘴或套设封盖。该设备具有同时饲养多个幼小动物,成本低等的优点。
存在的不足是,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不但不能掌握好每只犊牛的饲喂量,在气温低下的环境中也不能掌握好奶温,容易造成犊牛发病率高,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犊牛饲喂机,该饲喂机能够根据不同的犊牛精确确定饲喂量,使犊牛的成活率提高,发病明显减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犊牛饲喂机,包括全奶储存容器、粉末缓冲料斗、控制装置和饲喂站,全奶储存容器通过全奶阀同混料罐相连通,混料罐通过送奶管与设置在饲喂站上的奶阀相连,送奶管通过混料罐保温用水浴;
粉末缓冲料斗设置在混料罐上方,粉末缓冲料斗的配料螺杆可将粉末输入到混料罐内;
水源经过热交换器与全奶阀相连;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饲喂犊牛全奶或代乳粉的量。
所述水源通过进水管与热交换器相连,进水管上设置有水阀,水阀控制水源的开闭。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脑操作显示装置、控制器和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将自动识别的犊牛信息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脑操作显示装置,并控制奶阀的开闭。
该饲喂机还具有碱性清洗装置和酸性清洗装置,碱性清洗装置和酸性清洗装置分别与混料罐相连。
饲喂站上设置有回奶管,回奶管一端与送奶管相连,另一端与混料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犊牛饲喂机饲喂犊牛,能够根据犊牛的信息自动生成一条饲喂曲线,根据每只犊牛的需要精准饲喂,犊牛饲喂机上设有热交换器和保温用水浴,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时时为犊牛提供犊牛所需温度的恒温的牛奶,使犊牛的成活率提高,发病明显减少,全部工作只需一个工人就可轻松完成, 成本低、效率高,无论对规模化养殖,还是个体养殖户来说,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全奶储存容器1、粉末缓冲料斗2、热交换器4、碱性清洗系统5、酸性清洗系统6、混料罐7、饲喂站8、奶阀9、水源10、水阀11、全奶阀12、混料罐保温用的水浴13、进水管14、送奶管15、回奶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金森,未经关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9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