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雾安全口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8202.4 | 申请日: | 201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4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悦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即一种防雾安全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日常用品,一般由矩形罩面和两侧的拉带构成,使用时,将罩面放在人的口鼻处,两侧的拉带挂在耳朵上或系在脑后,即可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可是,现有口罩的上沿拉紧后呈弯曲状,与所处的鼻梁两侧的凸凹形状不太吻合,之间多有缝隙。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场所,这种缝隙容易进入污染物,很不安全。同时,因缝隙的阻力小于周围的阻力,人呼出的气体最容易通过缝隙向上冲出。由于这部分气体未经过滤,水汽较多,在低温情况下,就会在人的眼睛周围形成霜花,影响视力。特别是对于戴眼镜的人,冲出的气体直接挂在镜片上,形成一层水雾,遮挡视线,使人行动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措施,例如:在口罩的缝隙塞入手帕或棉团,在眼镜片上涂覆防雾剂或设置电热装置等。但上述方法比较繁琐,难以坚持,所以至今未见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堵塞口罩与鼻梁两侧的间隙,增强口罩的密闭性能,防止气体从鼻梁两侧缝隙直接流通的防雾安全口罩。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防雾安全口罩,包括罩面和拉带,其罩面是由多层纱布构成,其特点是:在罩面内侧的上沿下方中线两侧各设有一个内凸部。
所说的内凸部是一条弯折的夹片两端所支撑的曲面。
所说的夹片是设在罩面的多层纱布之间,且可在外力下弯折却不能自动恢复形状的低弹性板条。
所说的夹片是铝条。
所说的夹片是铁丝。
所说的夹片是橡塑条。
所说的夹片是铝塑复合条。
所说的内凸部是牵挂在罩面上的柔软的绒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人佩戴口罩时,口罩的内凸部贴紧鼻梁两侧,堵塞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限制环境气体的进入和呼出气体的流出,从而防止污染,避免眼部结霜,防止水雾遮挡眼镜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夹片的放大主视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夹片的放大左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部件夹片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部件夹片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10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夹片的弯折状态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12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3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中可见:罩面1,拉带2,内凸部3,夹片4,绒球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在口罩一侧设置可以堵塞鼻梁两侧缝隙的构造。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三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这种口罩有罩面1和拉带2,其罩面1是由多层纱布构成。其特点是:在罩面1的内侧,沿中线两边各有一个柔软的向 内侧凸出的内凸部3。人在佩戴口罩时,两个内凸部3恰好填充在鼻梁两侧的凹面内,封闭了罩面1上沿与面部之间的缝隙,使外部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口罩内侧,人呼出的气体也不能直接从缝隙上行。这样就避免了污染空气被人吸收,也解决了人呼出的气体在眼部或眼镜片上结霜影响视觉的问题。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这种口罩在罩面1的多层纱布之间,且在罩面1上沿的下方设有一条夹片4。结合图6图7可见,这种夹片4是一种细长的薄片,可在外力下弯折,用手轻轻一捏,就能打弯。可是,夹片4的弹性很低,尽管弯折的角度很小,当外力撤销后夹片4也不能自动恢复形状,而且还具有一定卡紧力。当然,这种材料是很多的,例如:铝条、铁丝、橡塑条、铝塑复合条等等。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夹片4的工作原理,图8图9图10通过立体图表述了夹片4的使用过程。如图8所示,平时夹片4是一条平直或略有弯曲的板条,镶嵌在口罩的罩面1内层,相对于鼻梁及两侧凹面处。当人佩戴口罩以后,如图9图11所示,用手在鼻梁两侧轻捏,夹片4即可弯折,夹片4两端压紧罩面1形成内凸部3,使罩面1与鼻梁两侧的凹面相吻合。当人手离开以后,如图10所示,夹片4依然保持弯折状,内凸部3持续存在,继续压迫罩面1堵塞鼻梁两侧的缝隙。
第三种实施例:如图12、图13所示,罩面1内侧的两个内凸部3是连在罩面1上的两个柔软的绒球5。人佩戴口罩后,绒球5充满在罩面1上沿与面部的缝隙中,起到阻隔气流的作用。这种方式简易美观,便于普及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悦,未经朱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8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口袋
- 下一篇:一种软柄野果采摘畚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