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7845.7 | 申请日: | 201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邬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汽车 座吸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儿童安全座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供小童乘坐,有束缚设备,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小童以保障小童安全的座椅。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座椅内的儿童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它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弹片、位于外壳外并可移动至外壳内的能量传递块,弹片的一端与外壳相固定另一端与能量传递块相固定,弹片的宽度从与外壳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弹片具有V字形的第一折弯部和V字形的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一端朝外壳延伸并与外壳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的一端相接,且第一折弯部的开口背离能量传递块,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朝能量传递块延伸并与能量传递块相连接,且第二折弯部的开口朝向能量传递块。
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部。
弹片与外壳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三折弯部,该第三折弯部嵌在外壳的壳体中。
弹片的材料为金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当汽车碰撞时此装置能够瞬时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避免对儿童及成员造成伤害,此装置也可以用于其它需要瞬时吸能的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在发生碰撞吸能前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在发生碰撞吸能后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标号为:
1、外壳;
2、弹片;21、第一折弯部;22、第二折弯部;23第三折弯部;
3、能量传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至附图3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它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弹片2、位于外壳1外并可移动至外壳1内的能量传递块3,弹片2的一端与外壳1相固定另一端与能量传递块3相固定,弹片2的宽度从与外壳2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弹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底部。弹片2与外壳1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三折弯部23,该第三折弯部23嵌在外壳1的壳体中。
弹片2具有V字形的第一折弯部21和V字形的第二折弯部11,第一折弯部21的一端朝外壳1延伸并与外壳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22的一端相接,且第一折弯部21的开口背离能量传递块3,第二折弯部22的另一端朝能量传递块3延伸并与能量传递块3相连接,且第二折弯部22的开口朝向能量传递块3。
弹片2的材料为金属。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人体瞬间对能量传递块3施加力使其移动,能量传递块3瞬间移动至外壳1内使弹片变形,由于弹片2展开面为梯形,这就使得碰撞后回复力大于使其变形的力,从而无法回复而达到吸收能量的目的。
本儿童汽车座吸能装置可用于儿童座椅的头部、侧面、后背等部位,在发生碰撞时起到吸能保护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移动供热的用户储热供热系统
- 下一篇:移动式高效相变蓄热供蒸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