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不对称双引弧装置的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7380.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不对称 双引弧 装置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不对称双引弧装置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率的游离气体,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为了阻止这一过程,在设计断路器的时候,设置灭弧室,将电弧引入灭弧室内进行灭弧。现有的断路器中一般只有设有一个灭弧装置,将L极和N极产生的电弧均引入一个灭弧装置内进行灭弧,这种灭弧室共用的断路器灭弧时间长,灭弧效果差,因为分断能力较差。目前,市场上的现有的双引弧断路器的两个灭弧系统一般并列设置,这种双引弧断路器对电弧在同一方向进行引弧、灭弧,所需灭弧时间长,分断能力较差,同时,这种并列设置的结构灭弧装置会使断路器在宽度上增加,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弧效果好、分断能力强的具有不对称双引弧装置的漏电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不对称双引弧装置的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系统、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和灭弧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L极静触头、N极静触头、L极动触头和N极动触头,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分层壳体,所述的分层壳体与上壳体间配合安装设置形成上层空腔,上层空腔的一侧设有L极灭弧室,所述的分层壳体与所述的下壳体间设有下层空腔,下层空腔内设有N极灭弧室和线路板安装室,所述的线路板安装室设置在下层空腔与L极灭弧室所在空间并列的一侧,所述的N极灭弧室设置在下层空腔远离L极灭弧室的一侧,形成N极灭弧室与L极灭弧室在空间上的错位设置,所述的L极灭弧室内设有与L极触头系统配合设置的L极灭弧系统,所述的N极灭弧室内设有与N极触头系统配合设置的N极灭弧系统,所述的线路安装室内设有与N极灭弧系统连接设置的漏电线路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系统下方设有L极静触头导电片和N极静触头导电片,所述的N极灭弧系统包括N极引弧片和设置在N极灭弧室内的N极灭弧栅,N极引弧片的一端与N极灭弧栅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N极静触头导电片连接,N极灭弧栅上端连接有N极动触头导电片,N极动触头导电片远离N极灭弧栅的一端与N极动触头连接设置,所述的L极灭弧系统包括L极引弧片和设置在L极灭弧室内的L极灭弧栅,所述的L极静触头导电片设置在L极灭弧栅上端,所述的L极引弧片的一端与L极灭弧栅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L动触头导电片,所述的L极动触头与L动触头导电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N极动触头导电片向壳体外延伸,形成N极接线端子,所述的L极动触头导电片向壳体外延伸形成L极接线端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L极灭弧系统与N极灭弧系统间设有隔弧片,所述的隔弧片位于上层空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操作系统包括铰接在壳体上的转动盘,转动盘朝壳体外的一侧设置操作手柄,转动盘朝壳体内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机构,壳体内设有动触头安装座,所述的L极动触头和N极动触头分别设置在触动安装座一端的上侧和下侧,动触头安装座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动触头远离其安装有L极动触头和N极动触头端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的L极灭弧系统和N极灭弧系统错位设置,分别从不同方向进行引弧和灭弧,具有更好的灭弧效果,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下层空腔内设置漏电线路板使断路器可以有效防止漏电,此外,错位设置的灭弧系统合理利用了断路器壳体内的空间,使断路器在体积上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上壳体后的L极灭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上壳体和分层壳体后的N极灭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层壳体与上壳体配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层壳体与下壳体配合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管螺旋大功率节能灯
- 下一篇:小型断路器的一体化热磁系统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