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冲压成形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7144.3 | 申请日: | 2012-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丙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丙昶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4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冲压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冲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机械构件的加工,首先要制造毛坯再经切削、磨削等工序,才能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毛坯到产品的传统加工方法,材料、能源、时间的消耗都很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废液及噪声污染。在普通冲裁中,由于凸模与凹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冲裁件冲切面成为层次分明而粗糙的斜面,如圆形件的落料和冲圆孔则都带有肉眼可见的锥度及明显的塌角与毛刺。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测量冲裁件尺寸与使用冲裁件时,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而冲孔件则以小端尺寸为基准。如果冲裁件的冲切面用作配合面、基准面、联接面、运动面、装饰面……,有严格尺寸公差及形位精度要求,尤其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时,特别是料厚大于3mm的中厚板及厚板料冲裁件,传统工艺就是由冲压供坯用切削加工完成。普通冲压加工在设备性能、加工质量、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及经济性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大规模、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发展高效冲压精密成型技术已成为新的社会需求。近年来,新型材料及其性能优化、设备制造水平以及模具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推动了冲压精密成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各类机电与家电产品的结构零件中,大量采用料厚度在0.5-16mm的各种金属材质、形状复杂的板状零件。由于其尺寸与形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沿料厚方向要求光洁、平直。
精冲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冲压加工的工艺技术水平,特别是一些外形复杂切 削加工的难度很大的厚板冲裁件,如纺织机曲柄;高锰耐磨合金钢的飞机刹车片……等,都由精冲完成。精冲的理论依据及工艺技术水平,而且可以看出精冲模具与设备的特点,对冲压技术的提升情况及可以取代切削加工的具体工艺技术数据。
精密成形是指采用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将坯料在模具中一次或多次成形为最终产品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毛坯成形技术模式,利用材料熔化、结晶、塑性变形、扩散、他变等物理化学性能,按预定的设计要求成形机械构件,目的在于使成形的制品,达到或接近最后要求的形状或尺寸。使之由粗放型的成形过程转变为优质、高效、高精度、低成本的成形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加工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精密成形技术是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与传统成形技术(铸造、锻压、焊接、切割等)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轻污染,还可使构件材料获得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精密成形技术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关键技术。精冲技术改变了传统板料冲压工艺的毛坯生产性质,可以用板、条、带、卷料在专用精冲机上用带各种形状强力压料板的精冲模一模成形冲制出尺寸与形位精度高、冲切面光洁平整、可与切削加工件相媲美的成品零件。近年来,板料的精密冲裁已扩展加工范围成为可以精冲深孔、沉孔、盲孔、压凸、压花、压印、镦挤、翻边……等精密冲裁与成形的复合加工,进行各种复杂板料冲压件的精密冲压技术。
由于常规的传统加工方法是由冲压供坯,用车、铣、刨、磨等切削加工达要其技术要求,不仅工艺流程长、工序多,耗用工(台)时多,生产效率低,而且零件互换性不好,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不能适应大量生产需要,随着新 材料和新结构的扩大应用,迫切需要发展相应的冲压精密成形技术和相应的高精度工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冲压成形模具,其模具结构设计简单,具有高效、精密、节能、少费料,能连续进行冲压加工,采用橡胶弹压卸料方式,上下模利用导柱和导套来导向,模具更换及维修快速方便,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精密冲压成形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板1、上模垫板2、固定板3、上卸料板4、成形凸模13、模柄15;下模包括成形凹模5、下模垫板6、下模座板7、垫板8、下底板9、顶板10、压板11、内脱料板12、限位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板1上方中部通过内六角螺钉设置有模柄15,在上模座板1的下方通过螺钉和定位销依次分别设置有上模垫板2、固定板3、上卸料板4,在固定板3、上卸料板4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和成形凸模13;所述的下模座板7的上方通过六角螺钉和定位销依次设置有成形凹模5、下模垫板6、内脱料板12,在下模座板7的下方通过六角螺钉依次设置有垫板8、下底板9,在下模座板7与下底板9的空腔通过六角螺钉设置有顶板10、橡胶圈和压板11;
所述的上卸料板4上还设置有限位柱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丙昶,未经宋丙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夜光反光双用膜
- 下一篇:一种有效预防爆炸的化学泄漏液吸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