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7132.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里;李俊杰;李传海;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R13/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内饰板储物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盒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车在设计上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理念,为了方便人们小型物品的放置,通常会在汽车车门上设计一个储物盒,便于乘车人员将一些小型物品放置。但是传统车型上的车门内饰板上的储物盒的下部分都是密闭的,但是在遇到雨天的时候,一般人们都会将湿漉漉的雨伞带进车内,并放置在储物盒内,雨伞上残留的水会聚集在储物盒底部,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又如,人们在储物盒内放置了水杯等,导致液体流入储物盒,也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同时,液体的残留会让储物盒容易变脏,影响了美观,随着人们对汽车要求的不断提高,车内良好的环境的营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而储物盒恰恰是影响这一问题的潜在问题之一。
一个名为“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的储物结构”、公告号为CN 201784541 U、公告日为2011年04月0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饰板储物结构,汽车车门处的内饰板上具有凹入形成的定位槽,以及位于定位槽处片状的防护件,利用内饰板与防护件形成一个用于储物的空腔来储存物品。在这种储物空间内放置带有液体的物品,仍然会面临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储物盒内聚集水等液体,从而导致储物盒卫生变差进而影响车内环境的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盒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行: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盒结构,包括安装在车门内饰板上的储物盒,储物盒的底部设有上排水口,车门底部设有下排水口,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通过管路连接。
留在储物盒底部的水等液体可以通过储物盒底部的上排水口排出,车门底部的下排水口通过导管将从储物盒盒孔内流出的液体导入车门底部,液体从下排水口流出后顺着车厢外表流向地面。
作为优选方案,储物盒底部设有滤网,滤网至少覆盖上排水口的开口处。滤网一方面可以防止物品从上排水口掉入管路,另方面防止物品堵塞管路。
作为优选方案,上排水口与管路连接处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增加管路与上排水口连接的牢固度,防止管路掉落。
作为优选方案,上排水口与管路连接处装有紧固圈。紧固圈能够使管路与上排水口连接更牢固。
作为优选方案,储物盒底部的上排水口处为漏斗状。漏斗状的结构可以使储物盒内的液体集中流向漏斗底部,便于液体的排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排出残留在汽车内饰板储物盒内的液体,降低残留液体对汽车车内环境的影响,提高汽车的整体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门,2储物盒,3上排水口,4下排水口,5滤网,6防滑纹,7紧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盒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为安装在车门1的内饰板上的储物盒2,储物盒2与内饰板一体,储物盒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上排水口3,车门底部设有下排水口4,上排水口3和下排水口4通过管路进行连接,储物盒2底部的上排水口3处为漏斗状,同时,在储物盒2底部的上排水口3处装有滤网5,滤网5将上排水口3的开口处覆盖以防止异物掉入孔内,如图2所示,上排水口3在与管路的连接处的管口上有防滑纹6,同时,上排水口3与管路连接处的管路外加装有紧固圈7,对管路进行加固。
在使用时,如果乘员将带有水的雨伞放入储物盒2,水会顺着管路通过车门下部的下排水口4流出车内,这样保持了储物盒2的干燥,进而保持了车厢内的良好环境,也省去了对储物盒内的清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埋弧角焊机
- 下一篇: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