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制动式矿用斜井防跑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6746.7 | 申请日: | 201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杰 |
| 主分类号: | B61H7/08 | 分类号: | B61H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制动 式矿用 斜井 跑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斜井跑车防护装置,这种斜井跑车防护装置适用于矿山斜井矿车运输跑车的防护。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国家矿山所使用的斜井跑车防护装置,都是按照煤炭行业标准MT933-2005的要求来设计和制造。该标准规定的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由缓冲器、挡车装置和传感器三部分组成。缓冲器是由钢丝绳作缓冲元件,挡车装置是由铁道、槽钢或钢丝绳作挡车元件。这种跑车防护装置,挡车装置不是连续设置,而是间隔几百米设置一个,实际多数煤矿只设置两道防跑车装置,即井口门一道,井底车场一道,这两道防跑车装置相隔两千米左右。当发生跑车故障时,不能及时制动,已跑的矿车不断加速,具有很大的动能,制动效果不佳,尤其是斜井人车跑车,即使制动住了,坐在人车中的人员要承受强大的冲撞震动,伤亡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力制动式矿用斜井防跑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由矿车磁力制动单元、矿车运行位置跟踪单元、矿车检测单元和磁力制动控制单元四部分组成;矿车磁力制动单元:用磁力作斜井跑车的制动力,具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电磁铁制动,另一种是电控永磁铁制动;电磁铁制动:电磁铁是开口凹形形状,铁心的两个磁轭与斜井两条轨道衔接,铁心套有线圈,电磁铁在制动时通过轨道、矿车构成闭合磁路,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对矿车进行制动,电磁铁制动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电控永磁铁制动:用永久磁铁产生制动力,永久磁铁也是开口凹形形状,铁心的两个磁轭与斜井两条轨道衔接,两个磁轭之间设有可控活动磁路体,可控活动磁路体受电动手柄来控制,可控活动磁路体与两个磁轭闭合,永久磁铁对矿车不产生磁力,可控活动磁路体与两个磁轭分开,对矿车磁力制动;矿车运行位置跟踪单元:矿车运行位置跟踪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利用旋转编码器进行位置跟踪,另一种是利用位置跟踪装置进行位置跟踪,旋转编码器位置跟踪:在绞车轴上安装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输出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连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译码转换为位置电信号,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接口始终接通一列矿车尾车后面位置的所有接近传感器电源;位置跟踪装置跟踪:在绞车轴上安装伞齿轮,伞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螺旋丝杠转动,螺旋丝杠套有螺旋套,螺旋套 带动动触头移动,静触头固定在静触头绝缘支架上,随着动触头的移动,分别与各个静触头接触,始终接通一列矿车尾车后面位置的所有接近传感器电源;检测单元:由接近传感器及传感器外部电路组成,接近传感器放在轨道附近,在斜井轨道相隔一定距离放置一个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包括电感式、电容式和光电式;所有接近传感器输出端经过二极管接成或门电路,只要有一个接近传感器动作输出为高电位,通过磁力制动控制单元使矿车磁力制动;磁力制动控制单元:由幅值鉴别电路和接触器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幅值鉴别电路:由电压比较器,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组成,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与由电阻、二极管组成的给定电路连接,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与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当同相输入端的检测信号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给定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位,三极管饱和导通,继电器有电吸合,其接点接通接触器电磁线圈,接触器主触点接通电磁铁线圈或电动手柄线圈电路,实现电磁制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磁力制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动迅速,制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制动单元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永磁制动单元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矿车位置跟踪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近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磁力制动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杰,未经李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6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