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豆栽培塑料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6269.4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3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小平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豆 栽培 塑料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器具领域,具体为土豆栽培塑料盆。
背景技术
土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地方,能够种植农作物的良田随着城镇化的建设逐渐减少,大量的种植经济作物果树栽培,占据了大量的农田,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众所周知粮安天下,是国家稳定的根本。
随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种植作物时覆盖的塑料薄膜,其作用是防止水分挥发,保暖保湿,增加产量,但是塑料薄膜很薄,容易破裂,使用寿命为一年,所以环境污染比较大。中国大西北地广人稀,干旱少雨,农作物生长水分靠天上下雨,塑料薄膜对大西北农作物的增产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量的塑料污染随之而来。
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当前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研究性的课题。中国大西北农村的荒山、丘陵、河沟阡陌纵横,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很多,农业部推广农作物套种达到增产的目的,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是在同一个水平面的良田上采取的不同种植技术。在果树下面如何开发农作物空间套种的种植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在荒山、丘陵、河沟如何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开发,达到增产的目的,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豆栽培塑料盆,塑料盆和塑料薄膜的作用一样,具有防止水分挥发,保暖保湿,使用寿命长,每年可循环利用。农村大量的种植经济作物果树,占据了良田的大部分面积,在果树下面将其土豆栽培塑料盆合理的放置,能够达到套种的目的,充分利于土地资源的空间开发。农村的荒山、丘陵、河沟阡陌纵横,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很多,将种植好的土豆栽培塑料盆,一个个地放置到各种闲置的土地上,荒山、丘陵、河沟变废为宝,增加了产量,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一种土豆栽培塑料盆,其上面有两个手可抓的把手一和把手二,移动方便自如。在塑料盆2的底部有盆底水分穿透孔4。
所述的一种土豆栽培塑料盆,其塑料盆2是上大下小的中空台体形状的容器,塑料盆上面直径为0.4米,塑料盆下面直径为0.3米,这种塑料盆2方便运输,空塑料盆可以一个接一个的装在一起,减少了空塑料盆的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种植好的土豆栽培塑料盆,一个个地放置到各种闲置的土地上,荒山、丘陵、河沟变废为宝,增加了产量,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将种植好的土豆栽培塑料盆合理的摆放到果树下面,达到了空间种植的目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农作物种植器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易推广和普及使用,环保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一,2、塑料盆,3、把手二,4、盆底水分穿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土豆栽培塑料盆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其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将种植好的土豆栽培塑料盆,一个个地放置到各种闲置的土地上,荒山、丘陵、河沟变废为宝,增加了产量,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将种植好的土豆栽培塑料盆合理的摆放到果树下面,达到了空间种植的目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小平,未经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6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