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准快速切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5796.3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铭振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快速 切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准快速切料机。
背景技术
在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圆型产品加工中,尤其是非标准件产品,通常为节省材料,厂家一般都会选择买长料回来库存,客户下订单后再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来对材料的种类、外径的大小、长度的长短等来量身定做,藉此降低成本。虽然,目前市场上切料机的种类很多,能切方形的,能切圆形的,但基本上都是只能切大料的切料机,没有切很小材料的切料机,而且现有的切料机装夹、切料效率来替代切小料效率不高,目前市场上卖的锯床一般均为油压或气压锁紧装置,也不能切小的材料,切料机采用螺牙式锁紧装置,锁紧与放松都很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快速切料机,该切料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失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准快速切料机,包括底座和设于该底座上的切料部以及待加工产品夹持部,所述切料部包括电机、电机支架和砂轮,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砂轮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电机支架能够沿所述砂轮所在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所述产品夹持部能够夹持待加工产品且使待加工产品待剪切部位正对所述砂轮的周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砂轮绕其轴线转动的结构为:所述砂轮固设于所述电机的转轴外,且该砂轮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支架能够沿所述砂轮所在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结构为: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所述砂轮轴线方向设有两平行的滑轨,该两滑轨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支架上对应设有两通孔,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两滑轨分别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品夹持部包括产品固定底座和设于该产品固定底座上的产品夹持槽,所述产品固定底座与所述底座固连,另在所述产品固定底座上且正对所述产品夹持槽设有一产品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产品固定底座上还设一用于控制待加工产品剪切长度的千分卡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产品固定底座上且位于所述产品夹持槽下方还设一产品滑落槽,该产品滑落槽从靠近所述底座一侧到远离所述底座一侧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切料机通过电机带动砂轮转动用于切割产品,同时电机支架能够相对底座移动来进行产品切割,另设有千分卡尺可以确定切割长度,总之,该切料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切割产品的直径从0.50mm至20.0mm均可,切割效率高,失效率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底座 2——电机
3——电机支架 4——砂轮
5——滑轨 6——产品固定底座
7——产品夹持槽 8——产品固定螺栓
9——千分卡尺 10——产品滑落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一种精准快速切料机,包括底座1和设于该底座上的切料部以及待加工产品夹持部,所述切料部包括电机2、电机支架3和砂轮4,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砂轮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电机支架能够沿所述砂轮所在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所述产品夹持部能够夹持待加工产品且使待加工产品待剪切部位正对所述砂轮的周边,使用时,把待加工产品固定于产品夹持部上,然后启动电机带动砂轮转动,同时推动电机支架向产品靠近,这样,通过电机带动砂轮的转动即可实现产品的剪切加工。
优选的,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砂轮绕其轴线转动的结构为:所述砂轮固设于所述电机的转轴外,且该砂轮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能够沿所述砂轮所在平面相对所述
底座移动的结构为: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所述砂轮轴线方向设有两平行的滑轨5,该两滑轨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支架上对应设有两通孔,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两滑轨分别穿设于所述通孔内,这样,施加外力于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即可沿两滑轨相对底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铭振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铭振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5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孔内锥面珩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式转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