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5499.9 | 申请日: | 2012-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苏厚德;张尚文;周少斌;赵光明;车继勇;曹云;张丽琼;文晓龙;任永泉;杨作万;刘学虎;李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蓝亚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介质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处理除浊、除水、电渗析、除油的前级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海洋平台含油、水、污气处理工艺使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干燥器还大量使用传统的成筛状结构的丝网过滤,由于介质气中含水、油,而分子筛忌油水,遇油水会发生化学反应,时间稍长会造成筛状结构失效;同时由于含油水污气中总会含有一些固体微小颗粒,这些颗粒会吸附在丝网上,堵塞丝网,因此丝网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以解决针对海洋平台的特殊要求,实现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经过两次过滤,提高分离效率,增加分子筛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干燥器的筒状外壳体为压力容器,在干燥器外壳体的上部设有气入口,气入口通道末端连接有分配器;干燥器外壳体的侧壁下部设有气出口;在干燥器内的位于上部处,设有上床层滤料,在上床层滤料的下部,设有下床层丝网组件,以瓷球作为底床层;在外壳体侧壁的位于上床层滤料的底部处,开有人孔;干燥器底部设有闭排口,闭排口上装有钢格栅板。
所述的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上床层滤料由粒径较大的无烟煤和下面有效粒径较小的石榴石组成;下床层丝网组件为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成的筛状结构。
所述的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干燥器的支撑形式为裙座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优良、安全可靠、造价低廉、运行费用低、分离效率高,寿命长,设备小巧。特别适合海洋平台含油、水污气处理工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钢格栅板、2—瓷球、3—下床层丝网组件、4—内件支撑、5—干燥器
外壳体、6—气入口、7—气入口分配器、8—上床层滤料、9—人孔、10—气出口、11—
闭排口、12—裙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为压力容器,主要由钢格栅板1 、瓷球2、下床层丝网组件3、内件支撑4、干燥器外壳体5、气入口 6、气入口分配器7、上床层滤料8、人孔9、气出口10、闭排口11、裙座12组成。在干燥器外壳体5的上部设有气入口6,气入口6通道末端连接有分配器7;干燥器外壳体5的侧壁下部设有气出口10;在干燥器内的位于上部处,设有上床层滤料8,在上床层滤料8的下部,设有下床层丝网组件3,以瓷球2作为底床层;在干燥器外壳体5侧壁的位于上床层滤料8的底部处,开有人孔9;干燥器底部设有闭排口11,闭排口11上装有钢格栅板1。
所述的一种新型双介质干燥器,上床层滤料8由粒径较大的无烟煤和下面有效粒径较小的石榴石组成;下床层丝网组件3为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成的筛状结构。
含油、水污气经过气入口6进入容器内部,上床层滤料8是由粒径较大的无烟煤和下面有效粒径较小的石榴石组成。由于无烟煤相对密度比石榴石小,在解附冲洗时它们仍然能保留在滤层的上部。上层滤料对介质初过滤,滤掉介质中的油、水等杂质,初过滤产生的杂质通过人孔9吹扫排出设备,保证介质在进入下床层分子筛时,没有油和水等污染颗粒,从而使气得到净化,提高了过滤精度的同时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减低了成本。净化后的气通过气出口10排出设备。干燥器的支撑型式为裙座12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蓝亚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蓝亚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5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扩注墨瓶
- 下一篇:新型一次性吸塑撕拉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