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断器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5078.6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焦;宫立超;佟诚;苏金亮;韩雪莲;李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4 | 分类号: | H01H85/04;H01H8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器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熔断器筒体积较大,不利于环网柜小型化的尺寸要求。而且组合电器回路由于熔断器筒出线套管与标准断路器柜、负荷开关柜不统一,致使电缆头配置较为复杂,带电显示器只能安装于熔断器筒的进线部,无法满足客户的带电显示器安装于熔断器筒的出线部的要求,且组合电器回路无法安装T接避雷器,对于安全运行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熔断器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筒,包括:筒体,其第一端具有开口端,第二端具有接地端;进线部,与筒体的第一侧相连接;出线部,与筒体的第二侧相连接;接地部,与筒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接地部包括:油杯,与接地端电连接,用于装绝缘油;接地杆,活动插接于油杯中。
进一步地,接地部还包括:第一嵌件,油杯通过第一嵌件与接地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出线部包括:前出线套管,其一端与筒体的第二侧相连接,其另一端沿筒体的轴向延伸并且其开口与开口端朝向一致;第二嵌件,嵌入在前出线套管中,并通过第一导电铜排与接地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嵌件为铜棒。
进一步地,出线部还包括:感应圈,嵌入在前出线套管的管壁中。
进一步地,出线部还包括:第三嵌件,其一端嵌入在前出线套管的管壁中,并与感应圈电连接,其另一端伸出前出线套管用于外接显示器。
进一步地,前出线套管包括垂直地连接到筒体的侧壁上的第一出线套管段和与第一出线套管段连接并平行于筒体向筒体的开口端方向延伸的第二出线套管段,感应圈设置在第一出线套管段,第三嵌件的外伸端朝向筒体的开口端方向。
进一步地,进线部包括:进线套管,其一端与筒体的第一侧相连接;导电杆,设置在进线套管内,其下端通过第二导电铜排与开口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导电杆与进线套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进线套管的外周上具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第四嵌件,用于使熔断器筒外接绝缘桶。
进一步地,第二侧为第一侧的相反侧,并且出线部的出线端朝向筒体的开口端方向延伸,油杯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侧。
进一步地,接地部相对于筒体的中心轴线朝向第二侧偏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筒,包括筒体、接地部、用于导通电流的进线部和出线部,接地部还包括油杯和接地杆。通过活动插接在油杯中的接地杆完成熔断器筒的接地工作,整个过程中接地杆行程距离较短,从而使得熔断器筒的设计尺寸减小,结构更为紧凑,进而减小了环网柜的体积,满足了环网柜小型化的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筒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筒的俯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熔断器筒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断器筒,包括筒体10、进线部20、出线部30和接地部40。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断器筒可以是一个近似为圆柱形的筒,该筒体10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端11,筒体10的第二端具有接地端12。进线部20与筒体10的第一侧相连接,用于导通电流。出线部30与筒体10的第二侧相连接,出线部30优选地位于进线部20的相对侧,用于导通电流和安装出线电缆。接地部40与筒体10的第二端相连接,接地部40包括油杯41和接地杆42。其中油杯41与接地端12电连接,油杯用于装绝缘油,优选地,绝缘油可以选择用变压器油。接地杆42活动插接于油杯41中。
本实施例中,熔断器筒的接地杆42与外接设备配合工作的过程如下:在油杯41中间竖直安装一根接地杆42,接地杆42周围充满变压器油,接地杆42的上端用于与外接的拐臂轴焊接相连,拐臂轴焊接又通过一根拉杆与外接机构相连,当该外接机构合闸时,通过拉杆带动拐臂轴与接地杆42,实现接地杆42向下运动,进而完成本实施例的熔断器筒的合接地动作;当外接机构分闸时,通过拉杆带动拐臂轴与接地杆42,实现接地杆42向上运动,进而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断器筒分接地动作。整个过程中接地杆42行程为50mm,如果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结构,使用传统的空气绝缘接地杆行程会大大增加,行程为1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5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