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潜水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4826.9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群;李双双;刘晓娟;叶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15/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潜水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潜水搅拌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场合应用的具有潜水型搅拌机,需配备安装系统,潜水搅拌机依靠自耦装置卧式安装定位即潜水电机轴是水平的,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要求高,运行时振动大、搅拌效果差,特别用于较深的圆形池、方形池时存在搅动死角出现固体物沉淀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搅拌效果好,且结构简单,进水口不会堵塞的潜水型搅拌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上部进水,底部周边混流斜向出水方式运行的搅拌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出水口不会堵塞的立式潜水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潜水搅拌机,它包括吊架、潜水电机、三脚座、叶轮、导流筒、锥形导流罩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潜水电机通过吊架下端的吊耳与三脚座固定,潜水电机的伸出轴头朝下穿过三脚座,并通过三脚座竖向立式固定在导流筒上,叶轮固定在潜水电机的伸出轴头上;导流筒固定在带支承腿的底座上,锥形导流罩固定在底座内。
一般地,本发明底座底部自带三只支承于池底的支承腿。
本实用新型优点有:
1.独特的上部进水、底部周边混流斜向出水的运行方式,池底水流流速高,搅拌效果好,避免池底固体物沉淀现象;
2.安装时直接置于池底,无需固定措施,省去安装系统和自耦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方便。
3.运行平稳可靠,无堵塞、无缠绕,工作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吊架,2-潜水电机,3-叶轮,4-三脚座,5-导流筒,6-底座,7-锥形导流罩,8-支承腿,9-斜向出水孔,10-流道,11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吊架1,潜水电机2、叶轮3、三脚座4、导流筒5、底座6及锥形导流罩7,其主要特点是潜水电机2通过吊架1下端的吊耳11与三脚座4固定,潜水电机2的伸出轴头朝下穿过三脚座4,并通过三脚座4竖向立式固定在导流筒5上,叶轮3固定在潜水电机2的伸出轴头上;导流筒5固定在带支承腿的底座6上,锥形导流罩7固定在底座6内。
具体地说,叶轮3装在潜水电机2下部,潜水电机2固定在三脚座4上,三脚座4固定在导流筒5上部,导流筒5固定在底座6上部,底座6下端自带三只支承腿8,周边分布有斜向出水孔9,锥形导流 罩7安装在底座6内底端,底座6内壁与锥形导流罩7外锥面形成流道10,吊架1下端自带的吊耳11与三脚座4连接,吊架1供安装维修时起吊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放在水池池底,当潜水电机2启动后,带动叶轮3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推流作用,将水从导流筒5上部吸入,经底座6内壁与锥形导流罩7外锥面形成流道10,再从底座6下端周边分布有斜向出水孔9中流向池子四周,从而搅拌池内水流动、混合、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4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