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消除电子称重零点漂移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4585.8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耿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振华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1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消除 电子 称重 零点 漂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称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电子称重零点漂移的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称重设备对于电路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重传感器均采用电阻应变型,配合ADC芯片完成数据转换,如图1所示,传统称重设备由单片机、称重传感器和ADC数据采集芯片组成,在电子称重设备中由于称重传感器是直流激励直流输出且信号微弱,ADC芯片自身的漂移和外部电路热电势都会导致设备零点漂移,造成称重数据不稳定,也有根据信号变化的快慢进行软件上的粗略补偿,然而,这样可能会把变化缓慢的称重信号被当成漂移或是将变化较快的漂移当成称重信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称重控制设备在环境变化大而又不能及时清零的情况下使用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积累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电子称重电路零点漂移大数据不稳定,在温度变化范围大的场合使用会造成较大误差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电子称重零点漂移的电路,可以自动消除零点漂移,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场合使用也不会造成较大零点漂移,称重系统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消除电子称重零点漂移的电路,包括称重传感器、ADC芯片、单片机、电子开关、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正极激励端通过第一场效应管连接在电源正极、负极激励端通过第二场效应管连接在电源负极、与正极激励端相连的正极反馈端通过电子开关连接在ADC芯片的REF+端、与负极激励端相连的负极反馈端通过电子开关连接在ADC芯片的REF-端,REF+端与REF-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所述电子开关、ADC芯片与单片机相互连接,称重传感器的信号端与ADC芯片的信号端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漏极与称重传感器的正极激励端连、栅极经过电子开关连接在源极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漏极与称重传感器的负极激励端连、栅极经过电子开关连接在源极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串联电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串联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连接点通过导线与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的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上。
进一步,所述电子开关为74HC4066的电子开关芯片。
进一步,所述ADC芯片的REF+与REF-端之间并联有电容。
进一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采用SI2301的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采用SI2302的场效应管。
进一步,所述ADC芯片采用AD123X或CS553X的芯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电子开关,测量称重信号时,所有开关导通,当需要测量零点漂移时,先断开反馈电压电子开关,隔离电容与传感器的连接,再断开称重传感器的激励开关,这时由ADC芯片得出当前的漂移量大小,从称重数据中减去漂移量大小,就可以准确得到无漂移称重数据,除了称重传感器输出的有效信号外,可有效抵消温度和超低频引起的漂移,自动稳定零点,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场合使用也不会造成较大零点漂移,较传统的称重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源正负极之间设有电阻电路,在传感器通电时,共模电压由传感器内部电阻分压提供,激励电源关闭后,传感器和ADC的输入端电位悬浮,失去共模电压,增加电阻分压提供共模电压,目的是为测量漂移给ADC芯片提供与连接传感器尽量一致的工作条件。本实用新型中,在ADC芯片的REF+与REF-端之间并联有电容,ADC的参考电压是传感器激励端反馈的电压,在关闭激励电源的同时参考电压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必须在激励电源断开之前用电容保持原来的参考电压,使测量称重和漂移具有相同的基准电压。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振华,未经耿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4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