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动扶手踏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4543.4 | 申请日: | 201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巧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巧俐 |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踏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动扶手踏步机。
背景技术
踏步机是目前极为常见的健身器材。一般的,其包括底架,底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能够被踩下及自行复位的左踏板和右踏板。使用时锻炼者两脚分别踩踏一个踏板,交替进行踩踏动作,从而对腿部进行力量锻炼。由于锻炼者踩踏踏板时,需单侧用力,从而身体不够稳定,为此,人们为踏步机的底架上固定了扶手,使锻炼者在锻炼时,手部能够有所握持,从而较为安全。其缺陷在于:由于锻炼者总是单侧用力,身体左右晃动,而扶手均为固定不动,造成锻炼者动作极不协调,不甚舒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动扶手踏步机,它具有扶手能够根据锻炼者的用力方向做出相应的转动,从而锻炼者动作协调,使用舒适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随动扶手踏步机,包括底架、左踏板架和右踏板架,所述底架上枢接有扶手杆,该扶手杆的上部固定有扶手、下部连接有第二链轮,且左踏板架和右踏板架的中部均枢接于底架上,同时,该左踏板架和右踏板架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该第二链条和第二链轮相配。
所述底架上设有重力盘,该重力盘连接有第一链轮,且左踏板架和右踏板架之间连接有和第一链轮相配的第一链条。
所述左踏板架和右踏板架上分别固定有左踏板套和右踏板套。
所述底架上设有外壳。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扶手能够根据锻炼者的用力方向做出相应转动,从而锻炼者的动作协调,使用舒适。本发明的随动扶手踏步机的左、右踏板交替踩下后,能够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链轮来回旋转。由于第二链轮和扶手杆连接,从而扶手杆能够来回旋转,最终扶手来回旋转。即,在锻炼者由于踩踏踏板架而单侧用力时,扶手随向转动,从而锻炼者感觉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随动扶手踏步机,包括底架10、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其中,底架10上枢接有扶手杆30。显然,该扶手杆30竖向设置,且扶手杆30的上部固定有扶手50,扶手杆30的下部可以通过同轴固定等方式连接有第二链轮31。同时,该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的中部均枢接于底架10上,且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32,该第二链条32和第二链轮31相配。即,左踏板架21或和右踏板架22被踩下后,第二链条32转动,从而第二链轮31旋转,进而扶手杆30旋转,最终扶手50旋转。由于第二链条32连接于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的前端之间,故而扶手杆30的旋转方向和踏板架的踩下或升起相同。即:当左踏板架21被踩下,则左踏板架21的前端向前位移,从而第二链轮31向左旋转,进而扶手杆30带动扶手50向左旋转,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从而锻炼者身体协调,动作舒适。反之亦然。
当然,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均连接有复位装置,比如复位装置为油压缸等装置。优化的,为了使本踏步机较为紧凑,底架10上设有重力盘40。重力盘40可以是其轴心处连接有弹力回复装置。同时,该重力盘40通过同轴固定等方式连接有第一链轮41,且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和第一链轮41相配的第一链条42。即,重力盘40通过第一链轮41和第一链条42的配合,为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提供回复力。
为了进一步使本发明的踏步机较为美观以及踩踏舒适,左踏板架21和右踏板架22上分别固定有左踏板套211和右踏板套221;底架10上设有外壳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巧俐,未经林巧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4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毂斜孔内倒角刀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模具上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