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4008.9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丽;谷永钢;刘春平;马永忠;付亚荣;武玉双;杨中峰;窦勤光;卫青松;于志铭;和改英;马彦涛;张占生;刘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加热 原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田井场原油及含水油加温装置,是一种偏远单井拉油点利用太阳能加热含水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偏远单井拉油点多采用简易加热炉和电加热器等方式对单井集油管线和储油罐进行加热。目前,井场简易加热炉使用小型燃煤锅炉提供热水或使用伴生气在换热水箱下部直接加热。此种方式由于加热炉的构造简单并使用常规能源,原油温度及水箱温度不可控,存在热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大等缺陷;对煤和伴生气等常规能源依赖性强,有些伴生气不足或道路偏远燃料运输不便的单井冬季会直接影响原油生产;由于多数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水箱采用砖结构埋藏式安装,检修及更换不便。另外,电加热器加热方式是通过电路系统在被加热的金属管道壁内部产生高频磁场,使被加热的金属内部产生高频电子碰撞,从而产生热量使管道温度迅速上升,温度升高的管壁和内部流质原油产生热交换,使得原油温度上升。此种方式单纯依赖电能,能耗较大,在该方式中原油换热通过管壁进行,在不使用变频控制的系统中油温缺乏控制条件,长时间连续使用影响电器部件寿命,使用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将太阳能集热技术应用于油田,实现单井拉油点依靠太阳能维持生产,改变以前单井拉油点对常规能源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包括,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橇装加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和高架储油罐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橇装加热装置的结构是:在橇座的上部固定有保温水箱、控制柜和循环泵室,在保温水箱壁上固定有液位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能检测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和水位;循环泵室内有热水循环泵,保温水箱的出口有管线连接热水循环泵的入口,热水循环泵的出口有管线连接太阳能集热阵列的入口;太阳能集热阵列的出口有集热回水管连接高架储油罐内的换热盘管入口;高架储油罐内的换热盘管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保温水箱的入口,伴热循环水给各系统伴热后返回保温水箱;换热盘管在高架储油罐内,在高架储油罐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高架储油罐上连接有单井集油管线,单井集油管线有来油管线和卸油管线,来油管线连接油井井口,卸油管线连接阀门,能往拉油车内装油。
在太阳能集热阵列到换热盘管之间的集热回水管上固定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在循环泵室内并联有两个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的型号是PH-251E。
保温水箱的容积为10~20公升、耐压0.1~0.2MPa。
为了太阳能热量不足时,能采用电能给循环水加热,在保温水箱内设置有电加热器,并且在高架储油罐设置有备用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利用太阳能对单井产液进行全年加热以保证顺利拉运,通过系统参数设定将原油储存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夏季储油罐内温度设定在35~45℃,冬季在40~45℃之间。夏秋两季80%的热能来源于太阳能,冬季40%的热能来源于太阳能。克服了利用燃煤锅炉提供热源造成过多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环境的不足。高架储油罐14给单井产液伴热的同时还机油储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橇座,2-控制柜,3-液位传感器,4-电加热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保温水箱,7-循环泵室,8-热水循环泵,9-集热上水管,10-太阳能集热阵列,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集热回水管,13-单井集油管线,14-高架储油罐,15-备用电加热器,16-第三温度传感器,17-换热盘管,18-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单井拉油点的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包括,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橇装加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10和高架储油罐14三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4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压机动力输入飞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扩音功能的电焊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