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放计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931.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宏;田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13/02 | 分类号: | G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放 计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堆放计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在进行密封电池组件,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后均需要在一定温度、湿度环境下停放(固化)一定时间,否则,由于固化不牢,会在后续的擦拭、测试、包装环节,出现组件不牢固、机械强度低的问题,影响组件齐全运行。因此,需要专人监控记录固化时间。只好将封装好的电池组件堆放在平车上,用挂标识牌记录的方式监控电池组件的固化时间。
这样,不仅费工费力,而且,由于组件固化时间长,一般温度在≥25摄氏度,湿度≥70%的环境中,停留810小时,产量多时辨认起来非常不方便,存在固化时间不够,提前进入后续工作,影响封装质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堆放计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堆放计时装置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化时间进行监控和记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堆放计时装置,包括:堆放部,包括用于堆放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托板;计时器和预警装置,均设置堆放部上,计时器与预警装置电连接,计时器接收计时开始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计时结束信号,预警装置接收到计时结束信号后发出提示信号。
进一步地,堆放计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设置在堆放部上并与计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装置向第一控制装置发出第一信号,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并向计时器发出计时开始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装置为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无线接收器和发出计时开始信号的信息控制器。
进一步地,堆放部还包括:立板,其底部连接在托板上,计时器、预警装置和第一控制装置设置在立板的一侧,预警装置连接在立板的顶部;滚动件,设置在托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滚动件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预警装置包括报警灯,报警灯具有未接收到计时结束信号时的第一指示状态和接收到计时结束信号时的第二指示状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堆放计时装置,包括:堆放部,包括用于堆放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托板;计时器和预警装置,均设置堆放部上,计时器与预警装置电连接,计时器接收计时开始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计时结束信号,预警装置接收到计时结束信号后发出提示信号。将每块电池组件经过扫码器扫码等手段记录后,按照规定堆放在托板上,根据环境湿度、温度、固化时间,在计时器上设置好固化工艺时间,当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设置时间后,计时器向预警装置输出计时结束信号,预警装置收到计时结束信号后发出提示信号显示该组电池组件完成固化工艺并达到工艺标准。整个固化过程无需专人监控记录固化时间,堆放计时装置可以自行监控和记录电池组件是否完成固化工艺并达到工艺标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堆放计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堆放计时装置包括堆放部、计时器21和预警装置23,堆放部包括用于堆放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托板11;计时器21和预警装置23均设置堆放部上,计时器21与预警装置23电连接,计时器21接收计时开始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计时结束信号,预警装置23接收到计时结束信号后发出提示信号。
将每块电池组件经过扫码器扫码等手段记录后,按照规定堆放在托板11上,根据环境湿度、温度、固化时间,在计时器21上设置好固化工艺时间,当计时器21的计时时间达到设置时间后,计时器21向预警装置23输出计时结束信号,预警装置23收到计时结束信号后发出提示信号显示该组电池组件完成固化工艺并达到工艺标准。整个固化过程无需专人监控记录固化时间,堆放计时装置可以自行监控和记录电池组件是否完成固化工艺并达到工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饭器
- 下一篇:电脑CPU的多流道水冷风冷混合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