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216.7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超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A61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废物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现场医疗废物处理的系统设备,它通过循环粉碎和臭氧水灭菌作用,实现医疗废物减少容积和彻底杀菌、消毒,并能够实现全程监控,解决现有医疗废物处理存在不能现场处理、运输成本高、对环境有二次污染三大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模式为集中处理。国家针对医疗废物在收集、储存、交接、运送、处理等过程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尽管国家在医疗废物的处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运送环节仍然是医疗废物目前问题最多,也是问题最严重的环节。由于废物处理中心采取“一市一站”的原则,很多医疗机构远离处理中心,在监控力度不到位情况下,医疗废物转让、买卖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的交通隐患,导致医疗废物外泄现象难以避免。
当前处理医疗废物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集中焚烧法填埋处理医疗废物,这是医疗废物处置最彻底而且比较简单的方法,焚烧时向大气中释放诸如二噁英、呋喃、重金属、酸性气体和二氧化芑等多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其中二噁英毒性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且处理成本高;二类是高温蒸汽灭菌,不能破坏废物中的细胞毒类药物及药物的残余物,处理后的废物可能仍会含有化学药剂、药品、汞及细胞毒类药物及药物的残余物,产生令人厌恶难闻的臭味;三类是化学消毒技术,不适用于处理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不宜处理病理性废物中的人体器官和传染性的动物尸体等。对于完整无损的固体废物,仅仅能消毒其表面,且需要高水平技术人员操作该过程。
综上所述,目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方式无论从处置医疗废物的方式还是处置医疗废物的模式,都在本质上存在着弊端和缺陷:即不能现场处理、运输成本高、对环境有二次污染三大问题。要想改善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需要从现有的模式和方法上面有新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其整体处理过程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它可以现场处理医疗废物,对其进行杀菌消毒、粉碎、固液分离等一体化处理。现场处理可以有效处置并监督医疗废物处理过程,防止医疗废物流入社会,减少了医疗废物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杜绝医疗废物物流过程的转运危险,消除了潜在泄漏的可能,减少了生物危险废物在运送过程中处理不当的问题,有效阻截了这一直接污染源外泄的几率。
医疗废物处理系统是用臭氧水现场处理医疗废物,循环粉碎杀菌消毒。臭氧水消毒的原理是臭氧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瞬间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细菌和微生物。羟基(OH)是强氧化剂、催化剂,可使有机物发生连锁反应,反应十分迅速,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单原子氧(O)出具有强氧化能力,对微生物、芽孢等有极强的杀伤力。臭氧水杀菌能力强,具有广谱性,适合多种致病微生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甲乙型肝炎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且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没有二次污染的问题,被公认为绿色消毒剂。
本实用新型包括医疗废物分类识别系统、臭氧水制备系统,循环粉碎杀菌系统,过滤分离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包括过滤脱水系统1、粉碎机2、消毒罐3、条形码识别器、混合泵5、臭氧水罐6、臭氧发生器7、管道泵8、臭氧水在线监测仪9、过滤器10、管道排污泵11、电动阀门12和控制系统;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使用臭氧水对医疗废物进行杀菌消毒,将医疗废物的粉碎过程置于杀菌消毒过程中,避免了粉碎过程中的细菌病毒外泄,减少了粉碎过程的配套设备,降低了设备维修的难度。现场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做普通生活废物处理,无二次污染,通过射频系统的监控,完善了监督和管理,避免了医疗废物的外流。且运行成本低,节约了医疗废物的处理成本。
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废物分类识别系统4,设备运行前,在医疗废物处理袋上面贴上提前设置信息的条形码,形成拥有医疗废物信息源的数据库。在进料口通过条形码识别器进行识别,设备记录医疗废物处置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超,未经胡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取机钳口快速定位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弯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