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2087.X | 申请日: | 2012-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伟民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进入 体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一种为外科微创手术所用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变得日益明显,腹腔镜外科手术开始流行。腹腔镜外科手术的优点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以及改善术后外观效果。
随着腔镜外科技术、器械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美观等要求的提高,大家期望只通过单个切口来开展手术。肚脐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是腹壁最薄和血管化最少的部位,另外切口容易扩大以便大样本的取出,于是经脐入路内镜手术 (TUES)被逐步采用。然而,穿过肚脐的入口的缺点是外科医生手之间、外科医生手和器械之间会形成相互干扰。因此需要一套装置,它可以使得完全穿过肚脐甚至其他部位的切口进行腹腔镜手术而没有前述干扰,而且利于大样本的取出,另外还可以根据腹壁厚度随时调节装置高度。
现有的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的装置有几种,有一种是硬质塑料结构,类似一种漏斗状,此结构不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而且不利于保护病人腹腔的切口;现有的带柔性套的用于进入体腔的装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上述问题,且总体结构复杂,成本和价格较高,另外装置本身不易拆卸也使得手术过程中大样本不易取出,一旦拆开装置却难以重新组装又使得手术无法继续;另外这几种装置同时面临一个问题---弯的手术器械无法顺利进入腹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为外科微创手术所用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圈、顶盖、中间充气环、扩张环、牵开器,顶盖由弹性膜、固定圈及弹性膜上设置的一组防漏气阀连接构成, 弹性圈安装在弹性膜上与其密封连接,弹性圈与防漏气阀对应配合,中间充气环上下端分别与顶盖、扩张环配合连接,牵开器与扩张环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开器由外弹性环、柔性套筒、内固定环连接构成,扩张环上设置凹槽,外弹性环嵌设在凹槽内。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充气环由主体环及设置在其侧向的充气管构成,充气管与主体环腔体连通。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充气环由硬性材料制成,其主体环上下端分别设置螺纹或卡槽,上端与顶盖配合连接,下端与扩张环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弹性环、内固定环由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柔性套筒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圈的个数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弹性膜和防漏气阀上相应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通孔。
所述的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圈、防漏气阀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固定圈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弹性膜由硅胶、乳胶、聚异戊二烯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上述一种提供进入体腔的入路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卸、重装及可按照腹壁厚度随时调节的装置,方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手术中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5为弹性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弹性圈和顶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间充气环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运用辅助装置牵开过程示意图;
图中:1-弹性圈、2-顶盖、201-弹性膜、202-固定圈、203-防漏气阀、3-扩张环、301-凹槽、4-牵开器、401-外弹性环、402-柔性套筒、403-内固定环、5-腹壁、6-中间充气环、601-主体环、602-充气管、7-手术器械及内窥镜、8-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伟民,未经吕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腹部牵开器用钩板收紧机构
- 下一篇:半自动钉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