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座椅专用底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073.6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明;郭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明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关街闸北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座椅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移动座椅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座椅的专用转动底轮。
背景技术
移动式座椅以其移动方便,应用非常广泛。特别对于学生用座椅,由于使用率高,需经常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的坐姿。现在普遍使用的移动式座椅,是在支撑腿上安装转动轮,通过转动轮带动座椅移动,但存在着定位性差的问题,不利于定位后相对静止。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些座椅在轮的支撑套后方或前方加装一个制动垫,但制动后存在抱死现象,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制动并具有防抱死功能的移动式座椅专用底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移动式座椅专用底轮,主要包括转动轮及轮套,轮套上端安装在移动式座椅的支撑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套由弧形的上轮套和弧形的下轮套组成,转动轮上同心设置有轮轴,该轮轴卡装在上轮套和下轮套之间;在上轮套的内侧面还设置有一个卡槽,卡槽内卡装有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加大轮轴与轮套的接触,乘坐时依靠摩擦力达到轮子的制动,同时具有防抱死功能;轮轴与上轮套之间加装的弹簧片,非乘坐时轮轴与轮套脱离,不影响轮子的正常转动和座椅的前后移动,具有移动灵活、制动迅速、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转动轮、2为轮轴、3为上轮套、4为下轮套、5为橡塑垫、6为弹簧片、7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移动式座椅的专用转动底轮,主要包括转动轮1及轮套,转动轮1上设置有同心轮轴2,该轮轴2设置在转动轮1的中间位置,两侧为转轮。所述轮套由弧形的上轮套3和弧形的下轮套4组成,上轮套3和下轮套4配合且通过螺钉7安装连接。上轮套3和下轮套4包裹转动轮1的轮轴2,使得转动轮1的轮轴2卡装在上轮套3和下轮套4之间。上轮套3的内侧面设置有一个卡槽,卡槽内卡装有弹簧片6,该弹簧片6呈V形在卡槽内外露。弹簧片6在非乘坐状态下顶起轮轴2,使轮轴2与上轮套3脱离,保证转动轮1的正常转动。上轮套3卡装或通过螺钉与座椅的支撑腿连接,从而使得轮套上端安装在移动式座椅的支撑腿上。
为增加轮套与轮轴2之间的摩擦,在上轮套3的内侧面设置有由橡塑材料制作的橡塑垫5,橡塑垫5也呈弧形与上轮套3配合热熔压合在一起,所述卡槽设置有该橡塑垫5上。当通过支撑腿下压上轮套3时,弹簧片6回缩至卡槽内,轮轴2与上轮套3的橡塑垫5紧密结合,通过加大摩擦力完成轮子的制动。由于为摩擦制动,转动轮1还具有防抱死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明,未经李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温釉陶瓷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