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净化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0396.3 | 申请日: | 201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军;刘煜平;温国强;廖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7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牛仔布 丝光 废碱液 净化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净化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牛仔布印染过程中,棉纺织品借助浓烧碱的作用,获得丝一般的光泽,这一过程被称为丝光。这一工艺会产生大量废碱液,多呈棕黑色油状,并含有纤维状物质、花毛绒和渗透剂,其中氢氧化钠浓度约为40~80g/L。相对传统白织布丝光,牛仔布由靛蓝轻纱“色织”而成,以其水洗后泛白仿旧效果,较差的色牢度在丝光时容易脱色,使废碱色度达到600倍,从而影响淡碱浓缩回用。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牛仔布丝光废碱,第一种是采用加酸(硫酸或盐酸)进行简单的中和后再用生化、物化处理后排放,这种处理方法不但造成了碱的浪费,而且用于中和这些丝光废碱液的酸的费用往往占厂酸中和产生的费用的50%-70%;第二种是采用超滤膜净化回收丝光废碱,这种方法对于白织布丝光废碱可以有效降低废碱中的纤维和胶体物质,但用于牛仔布丝光废碱,却无法降低其色度,使处理后的碱液呈绿色,达不到回用的要求。
结合目前印染行业丝光废碱回收处理技术的现状,亟需开发一种针对牛仔布丝光废碱的回用技术,以获得色度低、废碱回收率高、运行费用低的浓碱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净化回收装置,该装置克服了采用超滤膜技术无法降低色度的缺陷,以及解决了超滤技术成本高、回收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废碱池(1),蒸发浓缩装置(6),回收池(7),所述废碱池(1)与多级过滤器(2)循环管路连接,多级过滤器(2)管路连接至臭氧净化装置(5),臭氧净化装置(5)管路连接至蒸发浓缩装置(6),蒸发浓缩装置(6)管路连接至回收池(7),所述多级过滤器(2)由至少两个过滤装置通过管路依次串联而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臭氧净化装置(5)包括臭氧发生器(9)、净化池(10)和吸收池(11)。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臭氧发生器(9)管路连接多级过滤器(2),臭氧发生器(9)管路连接至净化池(10),净化池(10)管路连接至吸收池(11),净化池(10)管路连接至蒸发浓缩装置(6)。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保安过滤器(3)、陶瓷膜过滤器(4)。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安过滤器(3)管路连接废碱池(1),保安过滤器(3)管路连接至陶瓷膜过滤器(4),陶瓷膜过滤器(4)管路连接至臭氧净化装置(5)。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陶瓷膜过滤器(4)与反冲系统(8)管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陶瓷膜过滤器(4)与输送泵(23)循环管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滤网过滤器(24),所述滤网过滤器(24)管路连接废碱池(1),滤网过滤器(24)管路连接至保安过滤器(3)。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还包括与蒸发浓缩装置(6)管路连接的锅炉(12)。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还包括与锅炉(12)循环管路连接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多级过滤器,依次通过保安过滤器、陶瓷膜过滤器对丝光废碱进行过滤,再通过臭氧净化装置进一步净化后再回收,工艺流程紧凑,废碱的回收率高、具有环保效益,且克服了采用超滤膜技术的无法降低色度的缺陷,使回收的碱液脱色率达到99%以上。
本实用新型在锅炉的排烟口采用了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回收的热量可大大降低锅炉产蒸汽的成本,配套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回收设备一起运行,可降低碱回收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牛仔布丝光废碱液的净化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牵拉培养装置
-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楼梯踏步双排挤压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