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划线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40328.7 | 申请日: | 201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划线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划线针。
背景技术
划针作为一种机械加工领域最基本的划线工具,在机械加工及金属结构制造中使用的非常普遍。机械加工中,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按照图纸的要求,仍然有一些孔、槽、边角等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在进一步加工之前,需工人用划针划出精确的加工位置。尤其在模具蚀纹方面,为做出理想的模具蚀纹,需大量手工划线。但现有的划线针在钢材模具上划线时,划痕不清晰,在较窄、较深的区域无法进行划出加工界线,且容易打滑,且普通划线针易损耗,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划线针制作要求高、质量不易保证且使用过程中不易划出直线、划痕较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耐磨且划痕较深、划线条笔直的新型模具划线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划线针,包括针杆及与针杆连接的针头,所述针头分为端部和刃部,端部和刃部连为一体,端部和刃部均由钨钢制成,所述针杆的一端设置有孔,端部固定在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刃部与端部等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部与针杆上的孔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针头采用钨钢制成,经久耐用,硬度较高,划痕清晰。2、针头非传统的针形,有一定刃宽,有助于在较深较窄的地方用力,清晰的划出加工界线。3、针杆可使用工厂废弃的任何钢条制成,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划线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划线针一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
1---针杆,2---针头,11---孔,21---端部,22---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划线针,包括针杆1和针头2,针杆1一端开有孔11,针头2的端部21与孔11为过盈配合。针头的刃部22与端部21等宽,针头刃部22由钨钢条经砂轮磨尖而制成。针杆采用工厂中常见的废弃钢条制成,较为节约成本。
该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下:将一根光滑的长度为120mm,外径为6mm的钢棒一端进行退火处理,在车床加工一个外径4mm,深10mm的小孔,作为针杆。然后切削一根外径4mm,长30mm的钨钢棒,使其与针杆上的端部小孔过盈配合。最后将钨钢条另一端在砂轮上打磨锋利,成为刃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未经模德模具(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硅片的吸盘装置
- 下一篇:模组分解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