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环锥度配合的胀套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923.9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雷永志;艾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9 | 分类号: | F16D1/09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20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度 配合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环锥度配合的胀套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机械传动中,轴与套在轴上的轮子是由键固定连接在一起,实现传递运动扭矩的目的。键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能将轮子很好地固定联接于轴上并随轴一同转动,但传统的方式还须在轴和轮子的轮毂上开设出键槽,不仅削弱了轴和轮毂的机械强度,而且在轴和轮毂开设键槽的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在轴或轮毂的键槽处容易出现裂纹、裂缝甚至开口,会直接导致机械失效,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寿命,维修成本高。另外,键连接方式也比较容易出现连接松动,影响传动精度,所以需要经常更换键,但键连接方式又存在着拆卸不变的缺陷,安装或拆卸轮子大都是采用人力敲打撞击的方式进行的,费时费力,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双环锥度配合的胀套联接结构,它不需在传动轴和轮毂上开设键槽,无损零件本身的机械强度、无应力集中,能确保机械的安装精度,并可提高机械传动性能,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环锥度配合的胀套联接结构,它包括内锥套、外锥套、压环板,内锥套位于外锥套内,并和外锥套一同套在传动轴上,内锥套上设有收缩胀紧缝,外锥套上设有扩张胀紧缝,压环板套在传动轴上并与外锥套相接触,外锥套位于轮毂的凹环孔内,压环板的凸环板上打有装配通孔和拆卸螺孔,轮毂的端面上打有装配螺孔,螺钉通过装配通孔和装配螺孔与压环板和轮毂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用在传动轴和轮毂上开设键槽,无损零件本身的机械强度、无应力集中,能确保机械的安装精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视图,
图3 为图1的B—B视图。
图中,1-内锥套,2-外锥套,3-轮毂,4-装配螺孔,5-装配通孔,6-螺钉,7压环板-,8-扩张胀紧缝,9-端面,10-凹环孔,11-收缩胀紧缝,12-传动轴,13-凸环板,14-拆卸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环锥度配合的胀套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锥套1、外锥套2、压环板7,内锥套1位于外锥套2内,并和外锥套2一同套在传动轴12上,内锥套1上设有收缩胀紧缝11,外锥套2上设有扩张胀紧缝8,压环板7套在传动轴12上并与外锥套2相接触,外锥套位于轮毂3的凹环孔10内,压环板7的凸环板13上打有装配通孔5和拆卸螺孔14,轮毂3的端面9上打有装配螺孔4,螺钉6通过装配通孔5和装配螺孔4与压环板7和轮毂3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安装使用时,将内锥套1套在传动轴12上,并抵住凹环孔10的底面,外锥套2套在内锥套1外并装于凹环孔10内,将压环板7套在传动轴12上并顶住外锥套2,用一组螺钉6插入凸环板13上的装配通孔5,旋入装配螺孔4内,并逐渐拧紧螺钉6,使压环板7顶推外锥套2嵌入凹环孔10内,收缩胀紧缝11受压缩小,内锥套1沿径向向内收缩变形将传动轴12箍紧,同时扩张胀紧缝8受力扩大,外锥套2沿径向向外扩张变形,将凹环孔10胀紧,这样,轮毂3便牢牢固定于传动轴12上了。拆卸时,拧松并退出螺钉6,再旋入拆卸螺孔14内,并逐渐旋紧,顶住端面9时,即可将压环板7逐渐从凹环孔内逐渐退出,在此过程中,内锥套1和外锥套2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轮毂3与传动轴12之间的压力减小,取出内锥套1和外锥套2,便可将轮子从传动轴12上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德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