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773.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联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6 | 分类号: | F16L5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 耐磨 陶瓷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陶瓷构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冶金、矿山等行业输送系统的耐磨陶瓷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冶金、矿山等诸多行业的输料系统中,大多采用钢材加工制成的金属圆筒里面内嵌耐磨陶瓷构件作为输送载体。内嵌的耐磨陶瓷构件制成与金属圆筒相配的弧形,依靠自拱应力组装在金属圆筒的内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若某个或某几个耐磨陶瓷构件精度不合格,往往会造成自拱应力消失,从而导致装在金属圆筒内壁内嵌的耐磨陶瓷构件整体脱落。另外一个问题是相邻的耐磨陶瓷构件之间由于加工精度较低或不一致的原因,在工程应用中,工作介质粉尘容易进入安装缝隙,从而导致耐磨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这种结构上的不足,势必要在工艺上提高加工精度,会造成加工成本过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一旦装在金属圆筒的内壁的内嵌耐磨陶瓷构件整体脱落,则需要更换新的耐磨陶瓷构件。故这种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既增加生产成本,又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其中一端设有凸起的勾接头,另一端设有凹下的勾接头。 所述的拼接式 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相邻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两端凹凸位置相对应,而凹凸方向相反。
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与另一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之间会产生勾、接、啮合三种力的静配结合,相邻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两两相互勾接,形成在金属圆筒的内壁完整内嵌耐磨陶瓷构件整体界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在金属圆筒的内壁完整内嵌耐磨陶瓷构件整体界面的耐磨度和拼接强度,在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一侧面设有一个或数个凹凸相间的勾接头,在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另一侧面设有和相对侧面凹凸位相对应,而凹凸方向相反的勾接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之间由于有勾、接、啮合三种力的静配结合,所以相互之间有自锁功能。即使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某个或某几个耐磨陶瓷构件精度不合格,也不会产生装在金属圆筒内壁内嵌的耐磨陶瓷构件整体脱落的恶劣结果。相邻的耐磨陶瓷构件之间由于加工精度较低或不一致的原因,造成工作介质粉尘容易进入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由于在工艺上可适当降低加工精度,可以达到降低加工成本,保证耐磨效果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科学合理,提高了金属圆筒内嵌耐磨陶瓷构件的耐磨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单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圆筒,2、内嵌耐磨陶瓷构件,3、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4、凸起的勾接头,5、凹下的勾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安装在钢材加工制成的金属圆筒1里面,金属圆筒1的内壁内嵌耐磨陶瓷构件2、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其中一端设有凸起的勾接头4,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的另一端设有凹下的勾接头5,相邻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的两端凹凸位置相对应,而凹凸方向相反的勾接界面,使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与另一所述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3之间产生勾、接、啮合三种力的静配结合,相邻的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两两相互勾接,形成在金属圆筒的内壁完整内嵌耐磨陶瓷构件整体界面。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在金属圆筒的内壁完整内嵌耐磨陶瓷构件整体界面的耐磨度和拼接强度,在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一侧面设有一个或数个凹凸相间的勾接头,在拼接式自拱耐磨陶瓷构件的另一侧面设有和相对侧面凹凸位相对应,而凹凸方向相反的勾接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联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联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