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表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379.8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1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陶;郑棋;唐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3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表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表上的配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表止回阀。
背景技术
水表是一种测量水流量的仪表,大多是水的累计流量测量。 一般分为容积式水表和速度式水表两类。前者的准确度较后者为高,但对水质要求高,水中含杂质时易被堵塞。 记录自来水用水量的仪表,装在水管上,当用户放水时,表上指针或字轮转动指出通过的水量。
只要有水通过水表,水表就会开始计数。但是事实上,只有从户外流经水表进入户内的水,才是客户使用的水,应该计数。而户内回流到户外的这部分水不应该计入到用水的累计流量中去。尤其当断水的时候,因为户内的水管位置相对较高,户内水管内的水借助势能,很容易回流到户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表止回阀,能够防止户内的水回流到户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水表止回阀,包括至少一个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阀芯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阀芯的端面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密封圈相接触,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凹槽内部和所述阀体另一端的通道。实际使用时,止回装置设置有凹槽的一端与户外水管相连,止回装置的另一端与户内的水管相连。当水流从户外流入阀体时,水流能顶开阀芯,然后从通道流出,到达阀体另一端,也就是户内的水管。当户内的水流出阀体时,阀芯在弹簧和水压的作用下,顶紧密封圈,使得水流无法通过,也就是户内的水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流到户外,保证水表不会产生因水回流而多余累计的水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户内的水不会回流到户外,所述止回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止回装置之间通过连接头相连。这样采用双重保护,即使其中一个止回装置失灵,另一个装置也能起到作用。
前一技术方案中,具体的一种阀体和连接头的连接方式为,其中一个所述止回装置的阀体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头内圈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卡槽内,另一个所述止回装置的阀体的外圈与所述连接头的内圈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际使用时,止回装置设置有凹槽的一端与户外水管相连,止回装置的另一端与户内的水管相连。当水流从户外流入阀体时,水流能顶开阀芯,然后从通道流出,到达阀体另一端,也就是户内的水管。当户内的水流出阀体时,阀芯在弹簧和水压的作用下,顶紧密封圈,使得水流无法通过,也就是户内的水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流到户外,保证水表不会产生因水回流而多余累计的水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水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水表止回阀,包括两个止回装置1,两个止回装置1之间通过连接头5相连。止回装置1包括阀体11和阀芯2,阀体11一端成型有凹槽1a,凹槽1a底部成型有通孔1b,阀芯2滑动连接在通孔1b内,阀芯2和阀体11之间设置有弹簧3,凹槽1a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密封圈4,阀芯2的端面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密封圈4相接触,凹槽1a内设置有连通凹槽1a内部和阀体11另一端的通道1d。位于上方的止回装置1的阀体11一端设置有卡槽1e,所述连接头5内圈成型有一圈凸起51,凸起51卡入卡槽1e内,位于下方的止回装置1的阀体11的外圈与连接头5的内圈相配合。连接头5的外圈成型有一圈凹槽52,凹槽52内设置有一个密封圈6。
实际使用时,位于上方的止回装置1与户内的水管相连,位于下方的止回装置1与户外的止回装置1相连。
参见图1,当户内的水流到户外时,阀芯2在弹簧3和水压的作用下,顶紧密封4,使得水流无法通过。
参见图2,当户外的水流到户内时,水流依次顶开两个止回装置1上的阀芯2,水流就可以从下方的户外,流到上方的户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