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织物经纱上浆分条整经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38513.2 | 申请日: | 201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佟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2H3/00 | 分类号: | D02H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织物 经纱 上浆 分条整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织物分条整经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毛纺织向轻薄化、细腻化、高档化的方向发展,其所使用的经纱也由传统的采用股线生产转换成采用单经单纬纱进行生产。由于单纱的横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少,所以单纱羊毛纱相比传统的股线羊毛纱具有强力低、弹性强、毛羽粗而长、不易贴服的特点。采用现有的分条整经机对羊单纱毛纱进行整经,由于纱线从筒子架经整经筘后直接进入到大滚筒上,再由大滚筒卷绕到经轴上,得到的经纱在织造时易断头、开口不清、易产生织疵,降低了毛织物的品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目前普遍采用棉纱上浆机在整经前先对毛纱上浆,但是,因羊毛纱本身具有油脂且在纺纱过程中为了便于梳理毛纱纱羽服,需添加和毛油,所以浆液不易润湿和浸透到毛纱内,使得上浆时,毛纱吸浆性差,浆液不易粘附在纱线上,使得毛织物上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整经机,整理单纱毛纱时得到的经纱易断头、开口不清,易产生织疵,降低毛织物品质的不足,提供一种整理出来的经纱在织造时开口清晰、不易断头,织得的织物品质高的毛织物经纱上浆分条整经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织物经纱上浆分条整经机,包括整经装置和烘燥装置,在所述的整经装置的经轴架及所述的烘燥装置的烘箱间设置有预湿装置和上浆装置,所述的预湿装置设置在上浆装置前方,所述的预湿装置由预湿热水槽、第一导纱辊、浸没辊、轧水辊和上水辊组成,所述第一导纱辊设置在所述预湿热水槽的前端上方位置,所述浸没辊和上水辊均设置在预湿热水槽内且浸在预湿热水槽的热水中,所述轧水辊设置在所述上水辊的正上方且与所述上水辊滚动连接,所述的预湿热水槽的水由预湿加热装置加热,在所述预湿热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浸没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预湿热水槽槽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水辊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轧水辊与机架转动连接并连接汽动装置;
所述的预湿加热装置由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管组成,所述蒸汽管上设置有喷汽孔,所述预湿热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夹层,所述蒸汽管设置在所述夹层内;
所述的上浆装置由浆槽、第二导纱辊、浸浆辊、轧浆辊和上浆辊组成,所述第二导纱辊设置在所述浆槽的前端上方位置,所述浸浆辊和上浆辊均设置在浆槽内且浸在浆槽的热水中,所述轧浆辊设置在所述上浆辊的正上方且与所述上浆辊滚动连接,所述的浆槽的水由上浆加热装置加热,在所述浆槽上设置有排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浸浆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浆槽槽体转动连接,所述上浆辊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轧浆辊与机架转动连接并连接汽动装置;
所述的上浆加热装置由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及第二蒸汽管组成,所述第二蒸汽管上设置有喷汽孔,所述浆槽的底部设置有夹层,所述蒸汽管设置在所述夹层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毛织物经纱上浆机,由于在经轴架后、大滚筒前设置了预湿热水槽和浆槽,在毛织物经纱上浆前,先对毛织物经纱进行热水预湿,可去掉毛织物经纱外附着的大部分油脂,经纱得到预先润湿、毛羽得到了预帖服,提高了对浆液的浸透性和被覆性,容易上浆,同时润湿后的纱线进入浆槽后吸浆率降低,可节约浆料、增加纱线的耐磨性;在浆槽内上浆时,一次只有一绞纱线上浆,浆纱覆盖系数小,纱线间距大,有利于浆液浸透到纱线内,也有利于浆液粘附在纱线表面,可减少纱线毛羽,使织造工序开口清晰、断头减少,织物整体品质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纱线经上浆、烘燥、分绞后各绞纱线按工艺设计有序排列在大滚筒表面上,解决了不同原料、色泽、粗细、捻度的经纱等复杂毛纱在经轴上的有序排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毛织物预湿上浆机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经轴架 2-第导纱辊 3-浸没辊 4-轧水辊 5-第二导纱辊 6-上水辊 7-浸浆辊 8-预湿热水槽 9-浆槽 10-上浆辊 11-轧浆辊 12-烘箱 13-烘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船尾气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镀锌自动线钝化槽加速钝化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