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612.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骏;陈天一;陈光甲;边福生;吴柏祥;张晓民;张中平;李殿臣;高巨春;范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骏;陈天一;陈光甲;边福生;吴柏祥;张晓民;张中平;李殿臣;高巨春;范海源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装载 安全 自动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装载监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对装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而可及时发现车辆装载的超、偏载现象的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货运超载、偏载已成为货运安全的一大导因和隐患,目前国内用于测量铁道车辆装载重量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繁琐,且无法对整个装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装车超、偏载现象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小巧、安装简便、且可实时监控装车过程并及时发现超、偏载现象的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枕梁与下枕梁之间,其特征在于,该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包括:
开关式磁力座,安装于下枕梁下端,通过磁力吸附于下枕梁上;
伸缩顶杆,其置于一壳体内,其上部露于壳体外,上端抵顶于上枕梁内侧;其底端与壳体之间放置有一回位弹簧,该伸缩顶杆通过该回位弹簧可自由伸缩;
测量模块,套接于所述伸缩顶杆上,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置零按钮、设于壳体内的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器;
内置有所述伸缩顶杆和测量模块的所述壳体通过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开关式磁力座上;
手持式微电脑;
该位移传感器采集上枕梁的位移数据,该位移数据经该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经由该无线发射器发送至该手持式微电脑。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放大器和A/D转换器,所述位移数据经由该放大器放大整形、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经所述无线发射器发送至所述手持式微电脑。
所述无线发射器为蓝牙。
所述伸缩顶杆为钢杆,所述壳体为铝合金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实时地监控装车过程中装载重量的变化以及时发现超、偏载现象可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轻便小巧、易于安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关式磁力座、伸缩顶杆及测量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式微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关式磁力座、伸缩顶杆及测量模块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道车辆装载安全自动监控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枕梁50与下枕梁51之间,装置包括开关式磁力座10、伸缩顶杆20、测量模块30和手持式微电脑40;
如图1及图2所示,开关式磁力座10安装于下枕梁51下端,可通过磁力吸附于下枕梁上;伸缩顶杆20置于一壳体内,其上部露于壳体外,上端抵顶于上枕梁内侧;其底端与壳体之间放置有一回位弹簧35,伸缩顶杆20通过该回位弹簧35可自由伸缩;测量模块30套接于伸缩顶杆20上,包括设于壳体上的置零按钮31、设于壳体内的位移传感器32、数据处理单元33、无线发射器34;内置有伸缩顶杆20和测量模块30的壳体通过一连接杆36固定在开关式磁力座10上;位移传感器32采集上枕梁的位移数据,该位移数据经数据处理单元33处理后经由无线发射器34发送至手持式微电脑40。
本实用新型四个为一组,具体安装方法为:
于车辆未装载货物时,将开关式磁力座10安放在车辆下枕梁51的下端,关闭开关;将套接有测量模块30的伸缩顶杆20上端抵顶于上枕梁50内侧,内置有伸缩顶杆20和测量模块30的壳体由连接杆36固定在开关式磁力座10位置处,并保证伸缩顶杆20保持竖直而不倾斜;之后,打开开关式磁力座10的开关,磁力座即产生磁力将整个装置吸附于下枕梁上;按下测量模块30上的置零按钮31,使装置处于不受力的初始状态(即位移传感器采集的位移数据为零),即完成了一组中一个的安装,剩余三个安装方法相同。
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往车厢内装载货物,此过程中,车辆上枕梁由于受力而不断向下位移,位移传感器将感测到相应的位移数据,该位移数据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由无线发射器发送至手持式微电脑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骏;陈天一;陈光甲;边福生;吴柏祥;张晓民;张中平;李殿臣;高巨春;范海源,未经郭骏;陈天一;陈光甲;边福生;吴柏祥;张晓民;张中平;李殿臣;高巨春;范海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