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道铣槽联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043.8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忠;张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鑫宏精密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道铣槽 联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移圈织针的五道铣槽联合机。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
移圈织针是电脑横机专用的织针,该织针上面有六个弹簧槽,该弹簧槽是固定弹簧片做织针编织过程中移动线圈所用。
现有的移动织针的加工过程复杂,且六个弹簧槽内许昌制针厂家多为单机加工,一枚移圈织针要经过六台设备加工,且工作效率低,加工的产品一致性差,报废量大,针坯投入多,产出少,因此生产成本很高。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六个弹簧槽的生产工艺集合在一台机器上制造,提高分槽制造过程中的精度,降低误差,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移圈织针铣槽的机械设备,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移圈织针的铣槽工艺集合在一台设备上,且提供了产品的质量与精度,同时提供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五道铣槽联合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气泵6,其特征在于:气泵6连接丝杠送针装置,丝杆送针装置连接针坯7,针坯7被丝杆送针装置送入铣削装置下通过铣头8进行铣槽的铣削。
所述的机床上依次设置对针坯7的不同部件进行铣削的第一铣削装置1、第二铣削装置2、第三铣削装置3、第四铣削装置4、第五铣削装置5;
所述的铣削装置的铣槽方式为导轨铣槽。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单机铣槽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弹簧槽,通过将多道铣削装置安装在一起,将传统的滚筒送针改为丝杆送针,将机械推针改为气动推针,将滑块铣槽改为导轨铣槽,减少了分道加工的积累误差,提高了产品精度与一致性,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中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第一铣削装置1、第二铣削装置2、第三铣削装置3、第四铣削装置4、第五铣削装置5、气泵6、针坯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五道铣槽联合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气泵6,气泵6连接丝杠送针装置,丝杆送针装置连接针坯7,针坯7被丝杆送针装置送入铣削装置下通过铣头8进行铣槽的铣削。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机床上依次设置对针坯7的不同部件进行铣削的第一铣削装置1、第二铣削装置2、第三铣削装置3、第四铣削装置4、第五铣削装置5;
所述的铣削装置的铣槽方式为导轨铣槽。
本实用新型将单机铣槽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弹簧槽,通过将多道铣削装置安装在一起,将传统的滚筒送针改为丝杆送针,将机械推针改为气动推针,将滑块铣槽改为导轨铣槽,减少了分道加工的积累误差,提高了产品精度与一致性,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鑫宏精密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鑫宏精密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