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齿椎板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993.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志;郭云涛;王海峰;段元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711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齿椎板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椎板拉钩。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脊柱滑脱等脊柱疾病的重要入路方式,其中关节突、横突的显露对于定位椎弓根入钉点至关重要,由于此部位解剖复杂,特别是在椎旁肌紧张的情况下,显露困难,需要使用椎板拉钩的辅助作用,以便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传统的椎板拉钩由把手、后柄、前柄、钩齿、齿尖构成,后柄和前柄垂直固定连接,后柄的下端设有固定把手,前柄的前端设有一个固定钩齿,钩齿的前端为齿尖,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只有一个齿,只能阻挡椎弓根的上或下切迹外侧的软组织,不能完整显露入钉点,往往是显露横突一侧,而另一侧软组织仍覆盖,如果在横突两侧同时放置拉钩,则刀口无法容纳,且配合难以协调;并且,传统拉钩的前柄为平直形状,椎弓根打孔、旋入螺钉时操作空间狭小,经常导致置钉方向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显露横突两侧,便于螺钉置入的双齿椎板拉钩。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把手、后柄、前柄、钩齿和齿尖,后柄的上端与前柄的后端固定连接,后柄的下端设有固定把手,前柄的前端带有钩齿,钩齿的前端为齿尖,其技术要点是:前柄前端的钩齿为两个,且相互对称。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使用的椎板拉钩相比,由于采用双齿结构,可同时显露横突两侧,便于螺钉置入,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后柄;2、前柄;3、钩齿;4、齿尖;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把手5、后柄1、前柄2、钩齿3和齿尖4,后柄1的上端与前柄2的后端固定连接,后柄1的下端固定设有把手5,前柄2的前端带有钩齿3,钩齿3为连个,且相互对称。钩齿3的前端为齿尖4。
为了便于椎弓根打孔和旋入螺钉,增加操作空间,将前柄2的横断面为弧形,即前柄2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轴向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前端与两个钩齿3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使用时,将两个钩齿3分别卡于邻近上、下位关节突关节的外缘,两个钩齿3之间的间隙横跨横突,拉钩外倾,则同时显露了横突的上下缘和进钉点的外侧,即将进钉点周围软组织完整的隔离开来,由于拉钩的前柄2是弧形设计,对椎弓根打孔和旋入螺钉影响小,操作空间大,操作更方便自如,可大大减少置钉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