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哈氏可磨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592.1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任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哈氏可磨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制样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哈氏可磨仪。
背景技术
哈氏可磨仪是根据“磨碎定律”设计的研磨设备,“磨碎定律”即磨碎煤粉所消耗的能量与煤粉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它把制好的一定粒度范围的煤样放在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里磨碎,然后筛分、称重、对照、校准图表,查出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用哈氏可磨性指数表示,指数越大,表明越容易磨碎。现有的哈氏可磨仪(参见图4)包括配重块1、驱动主轴2、机架3、研磨环4、钢球5、研磨碗6、上碗机构7以及由被动齿轮8、主动齿轮9、传感器10以及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1组成的驱动传动机构。一个以上的钢球5放置于研磨碗6中,驱动主轴2在驱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带动研磨环4转动。参见图4,上述结构的哈氏可磨仪中,研磨环4与驱动主轴2之间是通过十字凸台21与十字槽41的配合来实现的(类似于十字起与十字螺钉的配合)。操作时,先将研磨碗6放入操作台内,再目测调整研磨环4的十字槽41与驱动主轴2上的十字凸台21对齐,然后研磨碗6的上碗机构7向上顶以实现驱动主轴2与研磨环4的连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十字槽41与十字凸台21配合时缺乏导向结构,且周围空间狭小,造成对齐时调整非常不方便,因此造成了装配困难,提高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连接稳定可靠的哈氏可磨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哈氏可磨仪,包括研磨环、研磨碗以及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的一端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第一插齿,所述研磨环上与驱动主轴相连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用来第一插齿配合的第二插齿,所述第一插齿与第二插齿呈啮合状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哈氏可磨仪,利用第一插齿和第二插齿就能将研磨环与驱动主轴相连,在使用时只需要第一插齿和第二插齿对插形成啮合状即可,其装配过程不受空间的影响,容易对齐,而且在插入过程中其本身就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对齐精度和装配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主轴与研磨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主轴与研磨环连接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驱动主轴与研磨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配重块;2、驱动主轴;21、十字凸台;22、第一插齿;3、机架;4、研磨环;41、十字槽;42、第二插齿;5、钢球;6、研磨碗;7、上碗机构;8、被动齿轮;9、主动齿轮;10、传感器;11、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哈氏可磨仪,包括配重块1、驱动主轴2、机架3、研磨环4、钢球5、研磨碗6、上碗机构7以及由被动齿轮8、主动齿轮9、传感器10以及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1组成的驱动传动机构。上碗机构7位于操作台上用来支承并带着研磨碗6做升降运动,配重块1压在驱动主轴2的顶部,用来提供向下的压力。驱动主轴2与驱动传动机构相连并在驱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驱动主轴2的底部与研磨环4相连,研磨环4放置于研磨碗6内,研磨环4的底部与研磨碗6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钢球5。待磨物料进入研磨碗6后,在研磨环4、钢球5的作用下进行物料的研磨。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主轴2的一端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第一插齿22,研磨环4上与驱动主轴2相连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用来第一插齿22配合的第二插齿42,第一插齿22与第二插齿42呈啮合状配合。在使用时只需要第一插齿22和第二插齿42对插形成啮合状即可,其装配过程不受空间的影响,容易对齐,而且在插入过程中其本身就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对齐精度和装配可靠性。在配合时,第一插齿22与第二插齿42之间的齿形结构能够起到导向面的作用,保证两者之间顺利连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栓剪切疲劳试验夹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产品淋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