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083.9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晶 显示装置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局部调光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性来显示图像的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与其他显示装置相比具有轻薄、低功耗等优点,已经成为整个消费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LED灯管)、灯罩、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增亮膜及外框等组件组成。
液晶显示器的画面质量取决于对比度属性。为了改善对比度属性,行业内已发展出根据画面来调节背光单元的亮度的背光调光控制方法。背光调光控制方法可根据输入画面适当地调节背光模组的亮度来降低功耗。背光调光控制方法包括整体地调节显示屏幕的亮度的全局调光方法以及局部地调节显示屏幕的亮度的局部调光方法。全局调光方法可提高前一帧和下一帧之间测量到的动态对比度,但是难以提高静态对比度。在另一方面,局部调光方法可通过在一帧周期中局部地控制显示屏幕的亮度来提高静态对比度。
背光模组按其入光方式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构造为多个光学片和散射板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且多个光源设置在散射板下方,在光源和散射板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即使多个光源能够被独立地控制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实现局部调光,仍然难以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因此直下式背光模组制成的显示器难以制造为纤薄结构。
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构造为光源被设置为与导光板的侧表面相对,且多个光学片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导光板之间。侧入式背光模组可实现纤薄结构,但难以将局部调光方法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因为光源向导光板侧表面照射光,导光板将点光或线光转换为平面光。将局部调光方法应用于侧光型背光单元,容易在显示屏幕上观察到失真,并可能降低显示屏幕的整体亮度。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80123078.5公开《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包括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边缘处的包含多个LED块的LED阵列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多个LED块中的每个LED块的电流信号,以调节每个LED块的亮度。该发明主要通过算法调节电路,仍属于传统的局部调光方法,通过电路调节如编程形成一定的算法,通过计算屏幕显示画面以及每个LED所形成的光斑对画面的影响,控制所需要点亮的LED,算法的编写很困难,并且由于LED的光斑是不规则形状,因此不能够实现规则形状的分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结构简单、且能使侧入式背光模组实现局部调光。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其包括导光板、LED阵列、控制所述LED阵列中每个LED灯管电流信号的控制器,所述导光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均设有若干凹槽,将导光板分为若干均匀的背光分区,所述LED阵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至少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相邻两个侧面的LED阵列分别位于导光板上层侧面和下层侧面。
通过控制器控制施加到LED阵列中每个LED灯管的电流信号,可以调节每个LED灯管的亮度,上层导光板的亮度主要受上层导光板侧面的LED阵列亮度决定,下层导光板的亮度主要受下层导光板侧面的LED阵列亮度决定,导光板上表面的每个出光点的亮度由相应位置处上层导光板与下层导光板亮度重叠而成。本实用新型光源采用LED灯,其优点是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
优选的是,上、下两层所述凹槽与其所在的导光板分层侧面LED阵列垂直,且凹槽内镀有反射膜或安插有反射片。所述凹槽用于控制其所在导光板分层中的光传播。凹槽内的反射膜或反射片,用于反射光线,阻止光进入相邻背光分区,这样相邻的背光分区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其所在的导光板分层的厚度相同,以彻底阻断相邻背光分区之间的光线干扰。
或者,所述凹槽深度为其所在的导光板分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是,上层导光板与下层导光板厚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宽度为1-100微米。
优选的是,在所述导光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微结构,使导光板出光均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光透一体化LED路灯、隧道灯
- 下一篇:一种全塑LED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