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4080.3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懿;刘昶;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线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线束。属于汽车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束是指用于连接整车电器部件使其实现电气功能的导线集合。车架线束是指布置在车架上,用于连接底盘上各种电器部件的线束。车架一般由左、右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整车电器一般分为驾驶室电器及底盘电器两部分,驾驶室线束用于连接驾驶室电器,车架线束用于连接底盘电器。左右驾驶室线束与车架线束在驾驶室前围附近各自对接,以保证整车电器正常工作,实现整车电气功能。
目前商用车车架线束都采用“П”型布线 ,即:车架线束在左纵梁与第一横梁连接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连接位于车架左侧的电器,另一部分连接位于车架右侧的电器;所有的底盘电器都直接连接在车架线束上;车架线束通过在某一位置粘贴红色胶带的方式明确布线基准。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722908A,申请公布日为2010年6月9日的发明公布的一种客车发动机电控线束安装组合,即采用的这种“П”型布线方法,其包括ECU和ECU线束组,仪表盘和仪表盘线束组,所述ECU安装在驾驶室右侧,所述 ECU线束组的首端连接该腳的接线端子,该ECU线束组经客车右前围过孔穿过前围后,再依次经过第一横梁和左纵梁,并经左纵梁的侧壁穿出,即ECU线束组的尾端连接在发动机上;仪表盘线束组的首端连接伩表盘,该仪表盘线束组客车左前围过孔穿过前围后,再依次经过第一横梁和左纵梁,并经左纵梁的侧壁穿出,该伩表盘线束组的尾端连接在发动机上。
当车架线束采用这种“П”型布线方法时,存在以下缺点:1、底盘第一横梁附近的空间比较狭小,对车架线束的装配有较多限制,附近任何零部件结构状态变化都可能导致线束无法正常装配,使得车架线束的布线不够灵活;2、线束经过左纵梁、第一横梁和右纵梁,由于线束是软体结构,易弯曲,稳定性差,因此在第一横梁和左、右纵梁连接处确定线束布线基点的时候比较困难,只好利用红色胶带在此处作标记,作为布线基准,操作较复杂,该布线基准在装配线束时,易在车前后方向上即沿纵梁产生窜动和窝折,从而造成装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易统一,容易导致装配误差。3、所有底盘电器直接与车架线束连接容易导致重复设计工作,浪费设计人员时间和精力,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车架线束布线空间小,安装不方便,装配基准难统一,误差率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车架线束,它安装方便,通用性好,不易发生窜动和窝折,装配误差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架线束,包括左纵梁线束和右纵梁线束,所述的右纵梁线束在车架的第二横梁与左纵梁连接位置与左纵梁线束相连接,或者:所述左纵梁线束在车架的第二横梁与右纵梁连接位置与右纵梁线束相连接。
所述的左纵梁线束和右纵梁线束上对应变速箱、挂车阀和后处理系统,分别设置有变速箱线束分支、挂车阀线束分支和后处理系统线束分支。
所述的左纵梁线束上设置有挂车阀线束分支和变速箱线束分支,所述的右纵梁线束上设置有后处理系统线束分支,或者:所述的左纵梁线束上设置有后处理系统线束分支,所述的右纵梁线束上设置有挂车阀线束分支和变速箱线束分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H”型车架线束,避免了因第一横梁装配空间不足,解决了布线装配基准与设计基准发生偏离或错位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使布线基准和设计基准易于统一,车架线束布线方式更加灵活。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线束在左纵梁线束和右纵梁线束上对应各区域分别设置模块线束分支,这样就不用将电器直接连接到左纵梁线束和右纵梁线束上,当整车配置发生一定变化时,可以通过更换相关模块线束确保电气功能实现,解决了零件位置变化导致的线束无法装配问题,可避免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车架线束布线基准,由于左纵梁或是右纵梁与第二横梁连接处机械结构都呈T型直角,左纵梁与第二横梁或是右纵梁与第二横梁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起到定位及限位作用,线束不易发生窜动及窝折用,可使线束的布线装配和设计基准达到一致,减小装配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车架线束的布线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盘电器间导线的布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车架线束的布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溶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多重节能装置的路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