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小型便携式拔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2417.7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可可;王萌;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可可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小型 便携式 拔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小型便携式拔秆器。
背景技术
玉米、葵花、棉花等农作物收割完成后需要将茎秆拔除,再进行下一季作物的种植。目前普遍做法是首先将枝干砍掉,然后刨去根部,这样做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某些地方甚至直接焚烧,这种做法更是严重污染环境。
现有农用机械多为大型机械,不能将农作物根茎清除干净,不能适应小区域农田和山区农田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农用小型便携式拔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农用小型便携式拔秆器,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补偿部分、夹持部分和支撑部分;所述动力部分包括拉把和主杆,拉把由把手和设在把手上的橡胶套组成,拉把与主杆在旋转处用转轴连接,主杆一端顶部设有一套筒;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两根并行在主杆两侧的连杆,连杆一端通过连接块与拉把连接,另一端与补偿部分相连;所述夹持部分为一摇杆滑块机构,由夹板、夹持板、转轴以及连接板组成,各部分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板通过螺母与弹簧座相连;所述支撑部分设在主杆的下部,包括支撑杆、支撑球和挡条,支撑杆与主杆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支撑杆与支撑球之间通过双头螺柱相连,在主杆上还设有两根挡条,分别位于双头螺柱两侧;所述补偿部分包括补偿装置板、弹簧座以及弹簧,补偿装置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弹簧座与补偿装置板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弹簧座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母与夹持部分连接在一起。
所述夹持部分中的夹板为楔形夹板,夹板的表面设有斜角为交叉型的纹理,所述支撑部分的支撑杆横截面为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型收割机械难以施展的山区农田以及大型农用机械普及不广的小户农田,以期对作物农作物茎秆及根茬进行有效的拔起和回收,体积小,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农用小型便携式拔秆器,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补偿部分、夹持部分和支撑部分;所述动力部分包括拉把12和主杆10,拉把12由把手37和设在把手37上的橡胶套36组成,拉把12与主杆10在旋转处用转轴19连接,主杆10一端顶部设有一套筒15;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两根并行在主杆两侧的连杆(11、34),连杆(11、34)一端通过连接块14与拉把12连接,另一端往内拐的部分插入补偿部分的孔中,与补偿部分相连;所述补偿部分包括补偿装置板(29、30、31、35)、弹簧座32以及弹簧33,补偿装置板(29、30、31、3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弹簧座32与补偿装置板之间通过弹簧33固定连接,且弹簧座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母40与夹持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部分为一摇杆滑块机构,由夹板3、夹持板38、转轴27以及连接板39组成,夹持部分各部分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板39通过螺母40与弹簧座32相连;所述支撑部分设在主杆的下部,包括支撑杆23、支撑球25和挡条24,支撑杆23与主杆10之间通过螺栓22相连,支撑杆23与支撑球25之间通过双头螺柱相连,在主杆上还设有两根挡条24,分别位于螺栓22两侧。
所述夹持部分中的夹板3为楔形夹板,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秆径的夹持,另一方面可以对夹持的作物进行机械锁死,防止作物在夹持过程中水平方向脱落;夹板3的表面设有斜角为交叉型的纹理,这样增大了夹板与农作物茎秆的接触摩擦系数,使得夹板3能够死死的将农作物茎秆夹住,不会在竖直方向上打滑,进而能够正常的进行农作物茎秆的拔除工作。
所述支撑部分的支撑杆23横截面为工形,在加工成工形截面有利于减轻重量,并且外观比较美观,同时工形截面的零件截面力学性能较其他截面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可可,未经曾可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2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