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辊磨床的床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2293.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陈泮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磨床 床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磨床的床身结构。
背景技术
轧辊磨床用于对轧辊辊面作周期性的磨削修复,其主要由床身、头架、尾架、托架、砂轮、测量架及电气数控系统组成,头架固定设置于床身上,尾架和托架可沿设置于床身上的导轨调整移动。工作时设置于床身一侧的砂轮对轧辊进行磨削,这样就对轧辊一侧产生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可能会使尾架和托架产生微量偏移,从而影响轧辊磨床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轧辊磨床床身结构,可提高轧辊磨床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轧辊磨床的床身结构,包括床身、尾架和托架,所述床身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尾架和托架活动配设于所述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尾架和托架的接触面包括支承斜面和限位面,所述支承斜面朝轧辊磨床的砂轮一侧向下倾斜,所述限位面与支承斜面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形凸起,所述燕尾形凸起的顶面为所述支承斜面、外侧面为所述限位面,尾架和托架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燕尾形凸起内侧面接触并可将尾架和托架锁紧在燕尾形凸起上的锁紧块、以及操作锁紧块动作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形凸起形成于远离轧辊磨床砂轮一侧的导轨上,所述导轨在靠近轧辊磨床砂轮一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所述支承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3-17°。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导轨与尾架和托架的接触面包括支承斜面和限位面,在重力和支承斜面的作用下对尾架和托架产生一个向轧辊磨床砂轮一侧的力,该力可与加工时砂轮对尾架和托架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限位面则限制尾架和托架沿支承斜面滑动,从而避免尾架和托架在轧辊磨床工作时发生微量偏移,提高轧辊磨床的加工精度;导轨形成燕尾形凸起结构再结合锁紧块和螺栓,可方便于尾架和托架的位置调整和锁紧固定;导轨在靠近轧辊磨床砂轮一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承斜面,可提高尾架和托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以托架3和床身1的连接结构为例,一种轧辊磨床的床身结构,包括床身1和托架3,床身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2,托架3活动配设于导轨2上,导轨2与托架3的接触面包括支承斜面211、22和限位面212,支承斜面211、22朝轧辊磨床的砂轮一侧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5°,限位面212与支承斜面211、22的夹角为锐角。
具体的导轨2在远离轧辊磨床砂轮一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形凸起21,在靠近轧辊磨床砂轮一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承斜面22,燕尾形凸起21的顶面为支承斜面211、外侧面为限位面212,托架3上设置有可与燕尾形凸起21内侧面接触并可将托架3锁紧在燕尾形凸起21上的锁紧块4、以及操作锁紧块4动作的螺栓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达宇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2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打磨钢管内壁的角磨片
- 下一篇:双极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