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和感应一体的电容式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000.9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胜清;姚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75 | 分类号: | H03K17/97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感应 一体 电容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中的触摸开关,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和感应一体的电容式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电器的显示装置和开关基本上是分离的。当某个开关或某些开关要与显示装置对应时,将开关布置在对应的显示装置周围。由于开关与显示装置间隔开有距离,因此显示装置和开关关联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受到影响,生产安装时的便捷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显示和感应一体的电容式开关,以达到触控准确灵敏,以及安装便捷性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和感应一体的电容式开关,包括触摸面板、电路板、显示装置和按键,显示装置和按键安装在触摸面板和电路板之间;所述按键包括导电感应电极、支撑安装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弹性弯部,所述弹性弯部使得导电感应电极与触摸面板紧密接触;显示装置设置在导电感应电极与电路板之间。
上述按键的导电感应电极 为“U”型平板结构,所述支撑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支撑部、支撑面和引脚,刚性支撑部、支撑面和引脚三者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支撑面有利于避免按键发生偏移。而引脚可以方便地将按键安装在电路板上。
上述刚性支撑部与“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之间通过弹性弯部连接,且初始状态下刚性支撑部与“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这样,安装时在触摸面板的压力作用下,导电感应电极向下转动,使刚性支撑部与“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之间的夹角大致等于90度,此时,所述弹性弯部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得其“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与触摸面板紧密接触。
上述显示装置安装在“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的“U”型结构中央,其有一面与按键的刚性支撑部紧靠。
进一步地,按键中的“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的两侧上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固定脚,显示装置置于两个固定脚之间。这样可以避免“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偏位。
上述按键的导电感应电极、以及与导电感应电极连接的弹性弯部、刚性支撑部、支撑面、引脚和固定脚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显示装置安装在按键上的“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的“U”型结构中央,从而实现显示和按键一体,达到触控准确灵敏。同时“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与触摸面板间的角度改变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平板导电感应电极与导电触摸面板充分接触,增加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触摸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键1由“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刚性支撑部件12、连接“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和刚性支撑部12的弹性弯部13、连接于刚性支撑部12的安装部件14组成。“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固定脚111,同时,“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与刚性支撑部12之间的角度A大于90度。安装部件14具有与刚性支撑部12垂直的支撑面141和与刚性支撑部12平行的引脚142。加工时,按键1可一体冲压折弯而成。
如图2所示,通过引脚142将按键1安装在电路板4上,支撑面141与电路板4紧靠,有利于其上的“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和刚性支撑部12不发生偏移。显示装置3安装在“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的“U”型结构中央,同时置于两个固定脚111之间,而且其有一面与按键的刚性支撑部12紧靠,避免“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偏位。显示装置3发射的光能够透出。“U”型平板导电感应电极11与刚性支撑部12之间的角度A大于90度,所以其与显示装置3的上表面不平行。
如图3所示,安装后,在触摸面板2的压力作用下,导电感应电极11向下转动,使刚性支撑部12与“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11之间的夹角大致等于90度,此时,所述弹性弯部13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其“U”型平板结构的导电感应电极11与触摸面板2紧密接触,增加触控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中有机杂质的红外光谱测定装置
- 下一篇:外置晶振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