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0917.7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福;彭长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泽福;彭长儿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7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滴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培育食用菌的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
背景技术
香菇、平菇等食用菌菌棒在出菇一潮后,由于培养基内水分已被菌菇生长所大量吸收利用,所以需给菌棒补充充足的水分以利后几潮的出菇。目前的菌菇种植中主要采用:
针式注水法,采用食用菌棒补水针或者其它注射器械(如医用针管等)对于菌棒多处进行手工注水。此种补水法的弊端在于采用人工注射,操作较为繁杂、效率低,而且人为因素对于菌棒的补水量以及水份均匀度的影响较大,不能实现规范化生产;
浸泡法,将菌棒置于盛水的容器内浸泡,以补充菌棒内的水份。此种补水法非但具有上述针式注水法存在操作繁杂、效率低下、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而且在作业中菌棒搬动时易造成菌棒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菌棒注水方法中所存在的操作较为繁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该装置采用由微电脑控制水源水流量的滴注装置,使水流实现自动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涉及布设有至少一层食用菌菌棒的培育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连通有水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微电脑控制器、至少一根给水管和若干塑料软管,所述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水泵,所述给 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并被对应固定于所述培育架每层菌棒处,所述塑料软管一端安装有补水针,另一端与所述给水管连通,并沿所述给水管均匀、连续分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和远程计算机控制中心,所述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的远程计算机控制中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给水管上塑料软管的分布与所述每层菌棒的分布相匹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给水管通过PE塑料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给水管为PE塑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对比注水喷水,每批菌棒可节省114个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2、注水效果好,增产增收。由于菌丝缓慢接收水分,由原来20秒注水过程延长到24-48小时,极大的提高了菌菇的产量,特别是香菇可增产20%,平菇可增产30%。
3、滴注法不会出现爆袋、断棒、注水不均匀、局部因缺氧而出现“烂心”现象。
4、采用由微电脑控制水源水流量的滴注装置,使水流实现自动控制,调节操作简单,设定值仅需30秒,即可完成一个单位的设定。极大地促进了工人效率。
5、维护简单。微电脑控制器通过网络通信模块连接远程计算机控制中心,可实现远程管理监控,进行智能化管理。
6、PE塑料材质,无需担心喷头因水质硬化堵塞。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标号分别表示:培育架1、菌棒2、水箱3、水泵4、微电脑控制器5、PE塑料水管6、给水管7、塑料软管8、补水针9。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菌棒自动滴注装置,涉及布设有两层食用菌菌棒2的培育架1,用于为菌房内的菌棒2补水。在本实施例中为简化结构,预设菌房内布置有一个培育架1,培育架1有两层放置食用菌菌棒2的空间,每层内排列若干菌棒2,每个菌棒2为长度40cm、直径11cm的柱状,相邻菌棒间距为2cm。以下对于菌棒自动滴注装置结构的描述均基于以上描述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泽福;彭长儿,未经彭泽福;彭长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0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棒脱膜机
- 下一篇:一种微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