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30417.3 | 申请日: | 2012-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宜言;尧国皇;姜瑞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截面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因材料级配不合理,存在组合柱截面尺寸较大、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以提高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压强度、能够减小构件的变形,并提高构件的延性;耐久性好,施工方便,节能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位于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部的内钢管柱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外周的外钢管柱,所述内钢管柱的中部和其与所述外钢管柱之间围挡而成的中空区域共同浇注设置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
优选的,所述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与所述内钢管柱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内钢管柱的截面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与所述外钢管柱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外钢管柱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内钢管柱的中部和其与外钢管柱之间围挡而成的中空区域共同浇注设置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提高了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压强度、可以减小构件的变形,提高了构件的延性;耐久性好,施工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位于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部的内钢管柱1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1外周的外钢管柱2,所述内钢管柱1的中部和其与所述外钢管柱之间围挡而成的中空区域共同浇注设置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与所述内钢管柱1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管柱1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与所述外钢管柱2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钢管柱2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以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结构构造。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内钢管柱1是截面呈圆形的中空柱体结构,其为由钢制材料制成的圆柱钢管,如图1和图2所示两实施例的内钢管柱1的截面呈圆形。
内钢管柱1的内部浇注有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与内钢管柱1连为一体。
由于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与钢管的组合结构能够提高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压强度、可以减小构件的变形,提高了构件的延性;与此同时,该结构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外钢管柱2是截面呈方形或圆形的中空柱体结构,其是由钢制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方柱钢管或圆柱钢管,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外钢管柱2的截面呈方形,图2所示实施例的外钢管柱2的截面呈圆形。
外钢管柱2主要起到加强承载力的作用,使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整体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外钢管柱2也可以配置为上述方形截面或圆形截面外的其他截面形状。
外钢管柱2与内钢管柱1之间围挡而成的中空区域同样浇注设置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使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与外钢管柱2连为一体。具体实施时,可以同时对内钢管柱1的内外浇注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3,以提高浇注的效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内钢管柱的中部和其与外钢管柱之间围挡而成的中空区域共同浇注设置活性粉煤灰混凝土浇注体,提高了复合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压强度、可以减小构件的变形,提高了构件的延性;耐久性好,施工方便,节能环保。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0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屋面板系统搭接处的加强背板连接装置
- 下一篇:波形腹板钢箱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