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养鸭的料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557.7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7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邝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9/014 | 分类号: | A01K39/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 |
地址: | 52743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家禽用的食料盛放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养鸭的料槽。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许多养鸭户的养鸭方式基本上都是放养的,给鸭子进食时,一般将饲料投放到一个完全开放的食槽,由鸭子进入抢食。目前,传统的食槽一般采用砖砌成长条槽状结构,但这种长条槽状结构的采食槽缺点在于,由于采用砖砌而成,其建造成本较高,同时,采用砖砌而成的食槽占用较大的养殖空间,影响鸭子饲养数量。
为了解决砖砌的养鸭用的食槽成本较高且占地较多的问题,近些年来,有小部分养鸭户在原有的砖砌食槽的结构下采用木板结构,就是用木板取代砖头。由于木板较砖头薄,采用木板结构的食槽自然比砖砌结构的食槽占地小,同时,木板材料比较容易取得,且一整块木板不需像采用砖砌需要水泥等成本,所以,相对砖砌的养鸭用的食槽,木板结构的食槽在成本及占地方面优于砖砌结构。
但是,上述养鸭用的食槽,不管是砖砌结构还是木板结构,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食槽是完全敞开的,鸭子可以随意进入食槽,这样容易导致鸭子采食时由于带有各种细菌的鸭掌进入食槽而污染饲料,并在采食时把饲料带出食槽,造成饲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避免饲料受到污染、且避免因饲料带出食槽而造成饲料浪费的用于养鸭的料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养鸭的料槽,包括盛放有饲料供鸭进食的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的一边上设有隔栏,仅允许鸭子的头颈通过隔栏方可进行采食。
上述隔栏的栅格的宽度仅大于鸭的头颈而小于鸭身躯,进一步限定了仅允许鸭子的头颈通过隔栏方可进行采食,避免鸭子进入食槽而引起饲料污染和饲料浪费的问题。
上述栅格的宽度为5cm,高度为30cm,可进一步的确定栅格的宽度大小。
上述采食槽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上均分别装设有密封端板,两个密封端板之间装设有由两块板件组成开口朝上的V型加料槽,V型加料槽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开有饲料通槽, V型加料槽两边的底板上均分别装设有大头朝外的楔块,楔块与V型加料槽和底板之间形成采食槽,所述隔栏装设于采食槽外围的楔块和两密封端板上,提供了一种板件采食槽的结构,开口朝上的V型加料槽方便养殖户加饲料,饲料通过饲料通槽进入食槽,鸭子的头颈通过隔栏进入采食槽进行采食,而楔块与V型加料槽和底板之间形成采食槽,使得饲料不容易往外流走而造成浪费。
上述两个密封端板之间的距离为1米,所述V型加料槽的高度为0.5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采食槽的一边上设有隔栏,仅允许鸭子的头颈通过隔栏方可进行采食,避免鸭子进入采食槽,从而避免了带有各种细菌的鸭掌进入采食槽而污染饲料、且避免因饲料带出采食槽而造成饲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食槽,2为隔栏,22为栅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养鸭的料槽,包括盛放有饲料供鸭进食的食槽1,所述料槽1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上均分别装设有密封端板,两个密封端板之间装设有由两块板件组成开口朝上的V型加料槽,V型加料槽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开有饲料通槽, V型加料槽两边的底板上均分别装设有大头朝外的楔块,楔块与V型加料槽和底板之间形成采食槽,所述食槽1的一边上设有隔栏2,所述隔栏2装设于采食槽外围的楔块和两密封端板上,上述的板件均采用木板,也可以采用其他成本较低的塑料等板件。仅允许鸭子的头颈通过隔栏2方可进行采食。所述隔栏2的栅格22的宽度仅大于鸭的头颈而小于鸭身躯。所述栅格22的宽度为5cm,高度为30cm。所述两个密封端板之间的距离为1米,所述V型加料槽的高度为0.5米。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套用于观察小龙虾蜕皮周期的设施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