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系统改造的集棉双风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523.8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旭中;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细纱机 紧密 系统 改造 集棉双 风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系统改造的集棉双风道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纺纱技术,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近年来,有许多方法被采用来改变加捻三角区的形态,例如紧密纺、缆型纺、错位纺等技术,从而达到减小三角区进而提高成纱质量。尤其是紧密纺技术,紧密纺是在改进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凝聚区以改善成纱质量。
紧密纺纱技术主要在传统牵伸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控制区,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五种不同结构的紧密纺纱系统,分别是瑞士立达(Rieter)、德国青泽(Zinser)、德国绪森(Sussen)、日本丰田(Toyota)和瑞士罗卡斯(Roscraft)公司的产品,其聚集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集聚方式上有所不同,前四个厂家为负压气流集聚,而Roscraft公司采用的是磁性集棉器机械方式。因此,负压式集聚是目前紧密纺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集聚形式,其利用负压气流对通过控制区的纤维束进行横向凝聚,使纤维束的宽度大大缩小,几乎接近加捻三角区的宽度,纤维束经过紧密然后再被加捻卷绕,几乎纤维束的每根纤维都能紧密到纱体中,从而形成高性能的紧密纺纱线,也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但是以往对传统环锭纺进行负压式紧密纺系统改造时,需要重新添加集聚负压风机,并设计相应的负压传送风道,增加机物料消耗,同时由于增添负压风机,因此,系统能耗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改造方案的缺陷提供一种改造成本低,节约能耗的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系统改造的集棉双风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系统改造的集棉双风道装置,包括集棉风箱,产生负压用于集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棉风箱上引出一个负压风道,为窄槽式负压罗拉提供集聚负压。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前端设置有前皮辊,和窄槽式负压前罗拉组成前钳口;所述窄槽式负压前罗拉上还压靠有阻捻皮辊,形成阻捻钳口,起到阻捻作用;所述前皮辊与阻捻皮辊之间设置有气流导向装置,使外界气流只能从两侧被吸入。
进一步的:所述集棉风箱中设置有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进行环锭细纱机窄槽式负压罗拉型紧密纺技术改造,通过在环锭细纱机上的集棉双风道技术,省去改造中需要添加的集聚负压风机,一方面降低系统能量消耗,另一方面降低改造中的机物料消耗,降低改造成本;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 2 为集棉风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用于环锭细纱机窄槽式负压罗拉紧密纺系统改造的集棉双风道装置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原有环锭细纱机上的集棉风箱8采用双风道技术(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集棉风道2用于集棉,另一个负压风道1为窄槽式负压罗拉提供集聚负压,实现集棉风机一机两用,同时为保持集聚负压的稳定,在集棉风箱8中加入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1,窄槽式负压罗拉3代替了原来的前下罗拉,和前皮辊6组成前钳口。阻捻皮辊7压靠在窄槽式负压前罗拉3上,形成阻捻钳口,起到阻捻作用。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之间为纤维集聚区。窄槽式负压前罗拉为一直径较大的钢质空心罗拉,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以牵伸倍数规定的转速主动回转,形似一个小尘笼,在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4,表面有凹凸沟槽,可有效改善对纤维的握持效果,并能防止纤维的粘附。吸风组件4呈圆弧状,弧面上由后向前逐渐变窄的吸风狭槽(带狭槽的异形吸管),通过窄槽式负压罗拉上的窄槽将外部空气吸走,产生可使纤维凝聚的负压,吸风组件的狭槽长度跟须条与前罗拉的接触长度相适应,狭槽的中心线跟纤维须条运动方向有一倾斜角(约5°~9°),使得被集聚的纤维须条可以绕自身旋转,纤维得到充分集聚。吸风组件4通过窄槽式负压前罗拉表面的窄槽小孔抽吸气流,使得集聚区内的纤维集聚,集聚的须条在出阻捻钳口后被加捻,完成牵伸加捻过程。为实现“完全集聚”效果,在窄槽式负压罗拉的上方添加一个可加强纤维凝聚的气流导向装置5。
装置主要工作方式为:纤维须条从前皮辊6和窄槽式负压前罗拉3组成的前钳口握持处进入纤维集聚区,集棉风箱8上的负压风道1为窄槽式负压罗拉提供集聚负压,通过窄槽式负压罗拉3上的窄槽将外部空气吸走,产生可使纤维凝聚的负压,使得集聚区内的纤维集聚,同时配合气流导向装置5实现“完全集聚”。集聚的须条在出阻捻钳口后被加捻,完成牵伸加捻过程。集棉风箱8上的集棉风道2用于原有的集棉作用。同时为保持集聚负压的稳定,在集棉风箱8中加入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1,以及时清除风箱内滤网上的棉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分形图案接地屏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