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砖砌导流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115.2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峰;王岩;杨葳;葛庆胜;申峰;陈琳;滑翠玲;王红丽;闫雷柱;王娜;阳沈;卫峥;郝齐波;叶顺祥;高山;薛鹏;李志强;牛树敏;李立碑;王旭;付踊跃;肖梅;严咏志;宋纪文;孙学军;苗大勇;贾卫金;张华;侯建林;闫磊;高小涛;赵雅光;刘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宪武 |
主分类号: | E03B3/40 | 分类号: | E03B3/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 ||
1.一种砖砌导流墙,包括砼垫层、调蓄池底和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建筑夯实的调蓄池底(10)上有砼垫层(17),砼垫层(17)的上方有连为一体的厚为0.5m的砖砌的下导流墙(16),导流墙两侧有高为2.0~2.5m、对称的两侧坡角为30°~40°的堆石(11),堆石(11)的顶端与调蓄池的最低水位(12)齐平,下导流墙(16)的上部有连为一体的厚为0.37m、高为2.0~2.5m的砖砌的上导流墙(15),上导流墙(15)两边有砖垛(14),上导流墙(15)顶面高程距调蓄池的最高水位(13)以上0.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夯实的调蓄池底(10)上有高为2.0~2.5m、对称的两侧坡角为25°~30°的抛石基础(11a),抛石基础(11a)顶宽0.7m,高于调蓄池的最低水位(12)以上0.5m,抛石基础(11a)的中央部位有垂直放置的塑料层(18),塑料层(18)上方有连为一体的砼垫层(17),砼垫层(17)的顶面与抛石基础(11a)的顶面齐平,砼垫层(17)上砌筑有连为一体的厚为0.37m、高为2.0~2.5m的砖砌的上导流墙(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石(11)为粒径5~50mm的河卵石或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石基础(11a)为粒径5~50mm的河卵石或碎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砼垫层(17)为100#砼制成的宽0.7m,厚0.3m的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砖垛(14)截面为正方形,边长0.5m,砖垛(14)的平面间距为3~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流墙(15)和下导流墙(16)均为100#粘土砖,用100#水泥砂浆砌筑成的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砌导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层(18)为厚度1~3mm,比重1.3~1.4的软聚氯乙烯卷材叠置在一起构成的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宪武,未经刘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1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锁
- 下一篇:活塞具有T型支承环支承的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