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597.X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新;马明;刘丰;刘世平;郭神宇;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傅婷婷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重油 出水 蒸发 系统 | ||
1.一种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立式降膜蒸发器(17)、补充颗粒系统(25)、颗粒回收系统(26);所述的立式降膜蒸发器(17)包含盐水槽(18)、盐水分布装置、换热管(8)、循环泵(21)、循环管道(22)以及用于蒸发的能量驱动装置,采出水输送管道与立式降膜蒸发器(17)的盐水槽(18)相连,补充颗粒系统(25)的浓浆输出管道与立式降膜蒸发器(17)的盐水槽(17)或循环管道(22)相连,颗粒回收系统(26)的浓盐水输入端及颗粒输出端分别与立式降膜蒸发器(17)的循环管道(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水分布装置包括位于立式降膜蒸发器顶部的盐水分布箱和位于每根换热管(8)顶部的液体分布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分布器(10)主要由主体(6)四周呈凹面且其顶盖(1)底面积大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8)管口面积的导流体(9),以及将导流体(9)活动或固定支撑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8)内上部相应位置,使导流体的顶盖(1)底面边缘与立式降膜蒸发器上管板(7)上表面间隔一定空隙形成进液通道的支撑部件(5)组成;盐水浆液沿所述的进液通道、导流体(9)的凹面进入并分布于换热管(8)内表面;
或者所述的液体分布器(10)主要由四周呈凹面的导流体(9)、将导流体(9)活动或固定支撑连接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8)内上部相应位置,导流体(9)的上表面露出换热管(8)上口的支撑部件(5)组成;所述的导流体(9)上表面直径大于换热管(8)的外径,使导流体(9)凹面的上部边缘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上管板(7)上面之间间隔一定空隙形成进液通道,盐水浆液沿所述的进液通道、导流体(9)的凹面进入并分布于换热管(8)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体(9)的底面直径大于等于换热管(8)内径的0.3倍,且小于换热管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件(5)的个数为2~6个,为多边形筋板,其一边与导流体(9)的凹面无缝隙连接,其余各边中至少有相邻两边相互垂直,支撑部件(5)依靠该相邻的垂直边架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上管板(7)上,使导流体(9)活动或固定支撑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内上部相应位置,导流体的顶盖(1)底面边缘与立式降膜蒸发器上管板(7)上表面形成进液通道,或者导流体的顶盖(1)底面边缘与立式降膜蒸发器上管板(7)顶面形成进液通道;
或者所述的支撑部件(5)由3~6个连接在顶盖(1)底面的成螺旋形的叶片及各叶片后部下端一体向下连接的支撑片组成,各叶片尖端外缘轨迹形成的圆的直径略大于换热管(8)的外径,使得各叶片的尖端抵压在换热管的上端口上或管板上,导流体的顶盖(1)底面边缘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上管板(7)顶面间隔一定空隙形成进液通道,各叶片螺旋部分的高度即为进液通道高度;各支撑片的宽度与换热管(8)内壁和导流体(9)对应位置外壁之间的距离紧密配合,使得各叶片的支撑片紧靠在换热管(8)内壁和导流体(9)对应位置外壁之间,从而将导流体(9)活动或固定支撑于立式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8)内上部相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进水前处理系统和/或浓盐水的进一步浓缩或结晶系统,所述的进水前处理系统包括化学处理装置、预热装置及脱气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浓盐水的进一步浓缩或结晶系统包含浓缩器或结晶器;浓缩的盐水在浓缩器或结晶器中得到进一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处理装置包括化学药品加药设备(11-1、11-2)、进水槽搅拌器(12)、进水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重油采出水的降膜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充颗粒系统(25)包含固体进料器、浆料混合槽及相应的输送管道,所述的颗粒回收系统(26)主要由选自旋流分离器、锥底槽、离心机或过滤器中的一种及相应的输送管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5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板式称重传感器自动调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