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力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111.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庄永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4 | 分类号: | A63B23/14;A63B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力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训练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腕力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健身风气的盛行,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健身器材。每一种健身器材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中腕力训练装置可用于训练用户的手腕肌肉,以增加手腕力量并促进血液循环。然而,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定量的训练,大部分的腕力训练装置都包含计数器,用以记录用户训练时甩动手腕的次数。
图1为现有的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腕力训练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转动元件120、信号发射组件130以及计数器140。转动元件120配置于壳体110内,转动元件120包括转轴121以及环形包覆件122,环形包覆件122围绕转轴121。环形包覆件122具有外表面123、内表面124以及从外表面123延伸至内表面124的容置孔125。信号发射组件130配置于容置孔125内,计数器140配置于壳体110的开口111。
操作时,甩动此腕力训练装置100驱使转动元件120绕其转动轴心转动,由于转动引发的离心力将使腕力训练装置100等效重量增加,借以达到训练腕力的效果。信号发射组件130因固定于转动元件120上,将随转动元件120转动,并每绕行一圈便经由计数器140感应信号发射组件130所提供的信号,以记录手腕甩动的次数。由于信号发射组件130于操作期间随着转动元件120转动,因此如何简单且稳定的将信号发射组件130配置于容置孔125内是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力训练装置,其具有组装容易以及操作稳定的优点。
为达上述优点或其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腕力训练装置,包括壳体、转动元件、信号发射组件与计数器。转动元件配置于壳体内,转动元件包括转轴以及环形包覆件。环形包覆件围绕转轴,环形包覆件具有外表面、内表面以及从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的容置孔,容置孔的孔壁设有止挡部。信号发射组件配置于容置孔内,信号发射组件包括固定套以及信号发射元件。固定套配置于容置孔内,固定套具有位于容置孔内的第一固定结构与凸出于内表面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抵靠于止挡部,第二固定结构抵靠于内表面。信号发射元件配置于固定套内。计数器配置于壳体,且适于感应信号发射元件提供的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置孔包括相通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位于外表面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第一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第二容置空间的内径,而止挡部形成于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的交界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套包括筒状部以及弹性件,筒状部容置信号发射元件。筒状部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且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外径,而第一固定结构形成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交界处。弹性件连接于第二部分的远离第一部分的端部,弹性件具有凸出于内表面的固定勾,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部分卡合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卡合于第二容置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元件包括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转轴与环形包覆件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筒状部与弹性件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包覆件的外表面设有围绕转轴的环形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的远离第二盖体的端部具有开口,而计数器配置于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腕力训练装置更包括固定环、第一环形跑道以及第二环形跑道。固定环包覆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结合处。第一环形跑道配置于第一盖体内,第二环形跑道配置于第二盖体内,且转轴的两端设置于第一环形跑道与第二环形跑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转动元件更包括转动环,具有相对的二轴孔,且转轴的两端插入这些轴孔中并伸出这些轴孔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