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气化生物质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5364.6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旺;郭紫贵;熊隆友;刘让贤;余益志;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26;C10J3/30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田儒喜 |
地址: | 42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化生 物质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炉具,特别是一种以生物质气化技术为原理的小型户用生物质双向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气化燃烧技术生产的生物质炉具,对生物质进行气化的方式有两种形式:(1)上吸式,即生物质移动的方向和气体移动方向是逆向的;(2)下吸式,即生物质移动的方向和气体移动的方面是同向的。但无论哪种形式,气化方向都是单向,并有以下缺点:(1)起火时间长,起火阶段有浓烟,室内污染气难闻,伤害用户家人身体健康;(2)操作复杂难掌控,性能稳定难保证;(3)安装、维修较复杂,售后服务难实现;(4)采用水密封,需要用户不时往密封水槽内加水,增加用户劳动强度;(5)料桶与炉体连接为一整体,料桶内落料不顺畅,使用、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背景技术中生物质炉具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气化、旋转落料、气阻密封的生物质气化炉,起火时间短,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气化炉,其双向气化室的外壳内设置有悬挂内胆,悬挂内胆内设置有燃气环,外壳与悬挂内胆之间形成封闭的燃气室,悬挂内胆上侧部具有上燃气口,底部具有下燃气口,悬挂内胆下部内侧与燃气环形成全封闭的导气室,导气室通过下导气管与鼓风机连接;燃气环的中部有供氧孔,燃气室的底部具有出灰口和出气口。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外壳及悬挂内胆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料筒,旋转料筒上方有加料盖,旋转料筒下端的长度超过悬挂内胆的上燃气口,并在上燃气口起往下部位与悬挂内胆形成夹空层。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外壳与旋转料桶的结合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密封装置为:在外壳与旋转料桶的结合部设置料桶气封室,料桶气封室通过上导气管与鼓风机连接。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密封装置为:在外壳及悬挂内胆的顶部设置下水封槽,旋转料筒上具有下水封圈,下水封圈扣合在下水封槽内,下水封槽内装水。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加料盖(13)与旋转料桶(24)的结合部设置料盖气封室,料盖气封室与鼓风机连通。
作为优先的是,所述旋转料桶顶端设置有上水封槽,加料盖具有向下的料桶水封圈,上水封槽内装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双向气化炉装满生物质,并从双锥状燃气环供氧孔处引燃后,由于供氧孔从鼓风机获得大量氧气,使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热能、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流。由于悬挂内胆有上下二个燃气口,因此,热气流分上下两个方向移动。上行的热气流温度高达1000℃左右,气流中的二氧化碳和碳原子接触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水蒸气与碳原子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被消耗部分热能的热气流(约在700℃左右)继续上行,与生物质接触发生高温裂解产生甲烷、丙烷等可燃性气体,上行的可燃性气流由于受到落料桶气阻的作用被迫从落料桶内胆与悬挂内胆之间形成的二夹层经上燃气口进入缓冲间。下行热气流(温度1000℃左右)中的二氧化碳与从上方落下没有反应所堆积的碳层接解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燃性气体,经下燃气口进入缓冲间。灰分也从下燃气口进入缓冲间底部(也称灰仓),上下燃气口进入缓冲间的燃气经过混合、沉降后可经出气口通过管道向燃气灶输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灰盖,2-出灰口,3-外壳,4-悬挂内胆,5-燃气环,6-上燃气口,7-引气孔,8-顶盖,9-料桶外壳,10-料桶内胆,11-气封孔,12-料盖气封槽,13-加料盖,14-锥形体,15-料桶气封室,16-上导气管,17-鼓风机,18-下导气管,19-出气口,20-供氧孔,21-下燃气口,22-灰桥,23-双向气化室,24-旋转料桶,25-燃气室,26-导气室,27-料盖气封室,28-锥形体下端,29-夹空层,30-下水封槽,31-下水封圈,32-上水封槽,33-料盖水封圈,34-耐温垫圈,35-料桶气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5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