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352.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付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备刚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骨 髓内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骼固定器械,尤其是一种锁骨髓内钉。
背景技术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锁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5%~10%,且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常发生在锁骨中段,多为横断或斜行骨折,内侧断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常向上后移位,外侧端受上肢的重力作用向内、下移位,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错位缩短畸形,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维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
为避免畸形情况的发生,目前较多的选择是进行手术采用钢板或者髓内针固定。采用钢板固定需要较大的切口使得术后疤痕增生影响美观,且需要剥离较大面积的骨膜使得骨不连率高,钢板还存在应力集中易导致固定失败及应力遮挡导致取出内固定物后易再骨折的缺陷,此外采用钢板固定的感染率也较高。采用髓内针固定虽然使手术创口较小,但是髓内针固定稳定性不足,易出现骨折再移位,并存在内置物漂移、退针及断针的现象,影响锁骨愈合,严重时会造成髓内针向肺内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固定器械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骨髓内钉。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锁骨髓内钉,其中,包括条状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一端弯曲成钩状结构,所述本体另一端环设有径向凸起;所述本体用于插入待连接部位的通孔,所述钩状结构用以钩挂所述通孔一端开口处的孔壁,所述径向凸起用以卡制所述通孔另一端使所述本体不能自所述钩状结构一端脱出所述通孔。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主要由设于所述径向凸起上沿所述径向凸起直径方向穿透所述径向凸起的第一螺孔和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螺栓形成,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螺栓用以穿透待连接部位通孔于所述径向凸起一端的孔壁并与所述第一螺孔连接固定。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主要由设于所述径向凸起上沿所述径向凸起直径方向穿透所述径向凸起的第二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螺孔匹配的螺栓形成,所述连接结构用以连接辅助锁骨髓内钉插入及拔出的工具。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径向凸起连接处朝向所述钩形结构的一侧呈锥形。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锁骨髓内钉长10厘米-15厘米。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本体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锁骨髓内钉长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14厘米或者15厘米。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本体直径为2.5毫米、3.0毫米或者3.5毫米。
上述锁骨髓内钉,其中,所述锁骨髓内钉为Tc4钛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小切口微创手术即可实施,克服普通髓内固定物固定稳定性不足、抗旋转性能差及轴向不稳等缺陷,且可防止钉漂移及退钉,并可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与遮挡效应,取钉时只需局部麻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的钩形结构向上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的钩形结构向下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植入锁骨骨折标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的辅助把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的辅助打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锁骨髓内钉,其中,包括条状圆柱形本体1,本体1一端弯曲成钩状结构2,本体1另一端环设有径向凸起3;本体1用于插入待连接部位的通孔,钩状结构2用以钩挂通孔一端开口处的孔壁,径向凸起3用以卡制通孔另一端使本体1不能自钩状结构2一端脱出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钩状结构2钩挂带连接处通孔一端的孔壁,使锁骨髓内钉不会自径向凸起3一端退出,避免的了退钉现象的发生,且由于径向凸起3卡制通孔另一端,使本体1不能自钩状结构2一端脱出通孔,避免了内置物漂移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备刚,未经付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医用热凝器
- 下一篇:一种压舌板